良心推荐 第321章
小镇历来有拜火的习俗,每到秋分时节,镇里便会组织起来,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既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味,又是为镇里具有“产火”资质的青年道一声祝贺,期望着这些孩子可以摆脱生来既定的命运。
与往年一样,拜火这天,鸡鸣一响,王一平便趁着天色朦胧,开始准备崇火的仪式,十几年如一日,却一点也不觉得麻烦,只当这是身为一镇之长应当肩负的责任。
去往广场的青石板路上,王一平仍然觉得恍惚,儿子王舟今年就18岁了,按照风俗,己经到了出门闯荡的年纪。
为了给孩子铺路,王一平早就使出了浑身解数,镇里的城里的,只要愿意帮忙的,全都打点了一遍,就连远行的包袱都己经准备好了,可王一平还是非常舍不得,只觉得孩子怎么看都还是个孩子。
广场上己经站了一个人,王一平一点也不意外,向着那人招手说道:“余岁,这边!”
被称为余岁的那人便小跑过来,说道:“王伯,树己经准备好了,要去看看吗?”
王一平点点头,余岁便在前面带路。
王一平可能是镇子里最了解余岁的人了,一个面色有些饥黄的青年,在镇子里住了好些年的外乡人,靠做些体力活维持生计,除了买些柴米油盐,几乎不与镇里的其他人说话。
与镇里的其他人不一样,虽然谈不上喜欢,但王一平并不讨厌这个少年,每年的这个时候,余岁都会帮着去筹备篝火晚会,上山砍棵长了百年的树,男子环抱粗,作晚会的薪柴用;砍倒后,再一个人想办法扛下来,很不容易。
走到广场中央,王一平看到了那棵树,横躺在广场上,比往年的都粗大些,王一平不由得满意起来,从兜里掏出预定的工钱,又多加了些,一并塞到余岁的手里,余岁谢了谢,说了几句节日快乐的喜庆话,就要回家补觉去了。
王一平没有挽留,看了看太阳升起的方向,刚漏一点亮,王一平双手合十,朝着那一点亮许了个有些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