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良心推荐 第302章
    “后世徒妄说”了。

    曾有一种说法,认为奇正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多元方阵,而春秋以前的方阵是单一的组织,整个车阵作为一个战术单位,在阵内没有“奇”、“正”,也没有游兵等战术单位。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关于奇正的理论,我们可以说是孙子进行了科学的总结,甚至说是他创造了奇正理论也不为过分。

    作战过程中,敌情我情变化无常,奇正的运用也须临机变化。

    但无论战场情况如何千变万化,只要善于灵活运用奇正,就能克敌制胜。

    孙子说:“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势》)他认为,即使一旦同敌人遭遇,只要奇正运用得法,就不会打败仗。

    要明白孙子此语的含义,就让我们以遭遇战的打法为例来具体地说明奇正的灵活运用。

    我们知道,一般原则是正兵为主,奇兵为辅。

    曹操注《孙子》更明确指出:如果兵力五倍于敌,那么就用三成兵力作正兵,两成兵力作奇兵。

    李靖认为曹操此论只是大略而言(《李卫公问对》),不是刻板的规定。

    孙子还说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也是一般原则而不是刻板规定。

    正兵是用于当敌还是用于取胜,奇兵是用于取胜还是用于当敌,应完全根据敌情、我情和攻防任务的不同而相机变化。

    三、虚实计——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孙子·势篇》首次提出了虚实的概念。

    “兵之所加,如以碾投卵者,虚实是也。”

    孙子通过“石”与“卵”的比喻说明,战争制胜过程必须遵循对抗的力学原则,即以实击虚。

    以强击弱的原则。

    这是一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所以,《孙子》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开局获得避水珠,纵横海底世界简介 >开局获得避水珠,纵横海底世界目录 > 良心推荐 第3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