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4、在烈火中碰撞
  波兰军队抵抗德国入侵的时候,60万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越过苏波边界,按照臭名昭着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瓜分波兰了。波兰无力抵抗来自两个强国的进攻,又亡国了。希特勒付出了10600名士兵战死的代价,用34天占领了号称欧洲第二陆军强国的波兰。

    波兰灭亡之后,德国并没有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样,去进攻苏联,因为这两个国家已经达成了合作。德国人开始进攻西欧和北欧,一口气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五个国家。德国人打丹麦,用了4个小时,战争的结果是德军阵亡20人,丹军阵亡16人,丹麦就投降了。丹麦知道再打下去的话,民族就灭亡了,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投降。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人,总比死了强。

    德国对挪威开战的当天,挪威首都奥斯陆就被德国的空降兵给占领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流亡到北方的林海雪原当中,坚持抵抗到了6月份,然后乘船流亡英国,挪威沦陷。

    卢森堡全国只有400名步兵和12名骑兵,德国一宣战,它就宣布投降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卢森堡都是德国一宣战,它就投降,这倒避免了国家被战火蹂躏。今天你去卢森堡观光,那里简直美极了。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万多美元,是美国的两倍。最逗的是它的首都中心还有一座战争纪念碑,我去看的时候问导游,它们纪念什么呢?可能是纪念零死亡。

    卢森堡是德国一宣战就投降,荷兰抵抗了5天,然后宣布投降,威廉明娜女王流亡英国。比利时抵抗了18天,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拒绝流亡,后被德国控制,1945年被美军解救。

    德国人一口气占领了这么多欧洲国家,当时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各国王室避难,首选英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苏联,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苏联按照跟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协定动手,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把国境线向西推移了400公里。然后斯大林悍然出兵,侵略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在苏芬战争中,苏联可以说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芬兰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军队只有3万人,苏联红军最后出动了百万大军,斯大林被迫三易主帅。英勇的芬兰人民,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了半年多,打死打伤苏联侵略军20多万,苏军两个少将师长被击毙,给了斯大林以沉重的打击。希特勒为什么敢进攻苏联?就是看到苏联连个小国芬兰都打不过。芬兰人民知道为何而战,为了保卫我的民主制度,保卫幸福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的国家被苏联践踏,那么我们的人民就将像苏联人民那样暗无天日。他们有动力奋勇反抗,苏芬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小国反抗强国暴政的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当然,最后芬兰还是战败了,毕竟苏联用上了100万军队,芬兰人口才200万,所以芬兰最后不得不答应割地。“二战”爆发的时候,芬兰加入到德国一边作战,正义地收复了国土(但没有乘机占据苏联土地)。现在,英法在劫难逃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增援,几十万军队刚一进去,比利时宣布投降了,联军赶紧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敦刻尔克,大军陷入了绝境,前边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后面是穷凶极恶的纳粹装甲师,眼看几十万人就要全军覆没,这时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幕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以英国远征军为主。英国是欧洲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军人都是志愿兵、职业军人,尽是二三十岁的老兵。如果这些人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就意味着英国没有人会打仗了。丘吉尔当时已经做了首相,刚一上台,就赶上这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3:袁腾飞讲世界史简介 >这个历史挺靠谱3:袁腾飞讲世界史目录 > 4、在烈火中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