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蛇吞象
是,造物主在它的西面,安排了一个最敦厚的邻居,那就是汉文化发源地,世界上最古老繁荣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离中国之间的海运直线距离为700余公里,通过朝鲜半岛陆路来华也不过500公里。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的安排使日本处于一个绝佳的自卫地位。首先,中国人要跨海袭击日本,700多公里的海运距离是一个大陆民族难以轻松逾越的。而从陆路进攻日本列岛,不但要越过崎岖的朝鲜山脉,还要准备越过日本海峡的海军,这也是冷兵器时代很难实现的。而这样的地理位置对日本人则极为有利,当需要袭击中国时,浅浅的日本海峡对于人人熟悉海潮的日本人来说,如同儿戏。而一旦战争失利,撤回本土就意味着安全,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大陆民族。
中华文明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已经有了5000多年,从中华文明进入成熟期的汉朝开始,日本文明才在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露出了身影。世界上用文字记载日本人历史的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中国人。
中国的东汉时期的史书中,已经有关于倭人的记录,大约是说,在朝鲜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里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称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当时的日本,还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
古代的日本人只能住在土洞里,其土木建筑技术是朝鲜人传授的。日本历史记载,5世纪后半期,新罗送来了一个叫猪名部真根的木匠,雄略天皇命令他建造房屋,他使用中国人的规矩和准绳,把中国的建筑样式第一次正式传授到了日本。日本天皇的陵墓也是拥有中国技术的朝鲜人设计建造的。
直到中国的三国时代,日本人仍旧没有自己的服装。当时的日本人,没有针、剪,穿得很不成样式,《魏志·倭人传》记载,日本的男子“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日本的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而且男子无论大小,都“鲸面文身,以朱丹涂其身”。这就说明此时的日本人还没有衣服,男人身上像缠了个麻袋,女人身上像背了床单被,而且浑身刺满了图腾物,他们还处于原始人部落社会的状态。
公元283年,朝鲜半岛的百济首次向日本人送去了缝衣的女工,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缝衣技术。
同年,一群自称是秦始皇后代的部族人也从百济进入日本,给日本人带去了养蚕和纺织技术,这是日本首次大规模地接受纺织技术工人。
日本最早的制革术、绘画术、历法、医药、文学和儒学,乃至后来的全部文化教育事业,都是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
从中国的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开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贡,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在被朝贡之后,当然回馈的是丰厚的赠礼。日本吃的粮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铜器,都源于中国。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个世纪中,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像样的王国出现了,大和国,这就是今天日本国的前身。此时的日本人,依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鲜人王仁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向大和国国王(此时的大和国的首领称为大王)献上了中国的书籍十卷和《千字文》一卷,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日本人从中国人这里学习文字的最早的记录。此后,日本皇室开始正式学习汉字。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开始了效仿中国隋唐体制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刚刚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朝鲜举起了武士刀。
公元663年,中国唐朝高宗龙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倾国之兵攻打新罗,意欲趁朝鲜半岛混战的机会攻入朝鲜,威胁唐朝的藩属国新罗。同年8月,日本军在朝鲜的白村江与唐朝和新罗的联军交战,日本人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