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天炉战法
国军方的智囊不是没有先见之明,赵子立等人在第三次长沙会战后就指出,“不能用一个死架子来打人”,否则难以取胜。
要想取胜,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延长纵深度,同时集结足够的决战兵力。赵子立的设想是改在衡阳,而不是长沙与日军决战,在此期间,除使用第九战区的全力外,第三、第四、第六、第七战区的大部或有力一部也要调到衡阳与敌决战。
然而薛岳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所陶醉,仍决定照搬照套“天炉战法”。当然,即便他能采纳赵子立的建议,以各战区的现实状况,恐怕也难以集结出赵子立想要的那么多兵力——能调的大多调到云南去了,大家自顾不暇,守自己战区都够呛。
机动兵力没有那么多,不过军委会还是做了努力,尽可能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进行增援。
此前史迪威曾多次指定要将第七十四军调至云南和缅北的密支那,并答应予以空投补给,但都被中方坚决地予以拒绝。也幸亏没有同意将第七十四军调走,否则在这节骨眼儿上,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支可靠的机动部队呢?
会战开始后,七十四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湘江北岸掩护第九战区侧翼,同时对南犯的日军第四十师团展开侧击。
6月5日拂晓,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出动部分兵力,猛攻日军第四十师团一部所驻扎的酉港镇。战至下午五点,日军溃败,五十一师占据酉港,毙敌一百三十多人。此后几天,五十一师、五十八师多次与敌接战,双方均伤亡惨重,日军第四十师团的南进行动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干扰。
以湘江划界,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在湘江南岸,第四十师团是在北岸配合主力的唯一一个战略兵团。在南进过程中,他们必须时刻提防来自右翼常德方向的七十四军的进攻,这令该师团很伤脑筋。
想当初,常德会战结束时,畑俊六曾指示横山勇不要撤出常德,他所顾虑的正是这一问题,但横山勇不听劝,到了这时候也只好自作自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