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极易演好的重要角色,正好能发挥出克里斯蒂的才华,非常适合她。这部影片气氛比较压抑,讲述一个女人因为爱上一位年轻诗人而谋杀了丈夫,随后又得设法躲避孩子们的悲伤和公婆家的猜疑,后来当然获得了拯救。故事是不折不扣的瞎编乱造,但颇能引人入胜。
斯基皮·迪尔面临两大难题:说服一家制片厂拍摄这部影片,然后说服厂方让克里斯蒂出演女主角。
迪尔起用了他所有的关系,动用了他全部的积蓄。他说服一位超级男影星扮演一个其实是很一般性的角色,并且说服了迪塔·托米做导演。一切开展得十分顺利。克里斯蒂表演得得心应手,迪尔完满地完成了工作,这就是说90%的预算支出都用在了影片上。
那一段时间,迪尔一直对妻子忠心耿耿。只有一次例外,那个夜晚,他正在伦敦安排影片的发行工作,而这次的不忠全是因为那个英国姑娘的清瘦深深吸引了他,迪尔忍不住想探究她如此瘦弱的缘由。
事情的结果正如预想的那样好。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他私下得到的收益比正经做交易得到的还多。克里斯蒂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
后来,斯基皮·迪尔对克劳迪娅说,这部影片应该拍成这样的结局:从此幸福如意。但是现在他的妻子找到了真正的自尊,明白了自己的真正价值。这具体表现在她成了别人专为她编剧的明星,她直接从信使那里接收剧本,里面充斥着长相漂亮,银幕上具有魅力的角色。迪尔建议她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因为接下来的一部影片成功与否,非常关键。迪尔从不操心妻子对他忠不忠,实际上他也默许妻子保留在外景地适当行乐的权利。但是眼下获奖的事刚过去几个月——克里斯蒂成了好莱坞竞相道喜的对象,被邀请参加所有的高层酒会,出现在娱乐专栏里,被那些急于得到角色的年轻男演员追逐——克里斯蒂变得青春可爱,充满活力。她公开地与比自己小15岁的男演员幽会。花边新闻专栏记者盯上了她,其中有女权主义者,则为她加油叫好。
斯基皮·迪尔似乎很冷静地忍受了这一切。他理解这件事。谁让他自己到处拈花惹草呢?他有什么资格妒忌妻子享受同样的快乐呢?只是,他凭什么还要甘心情愿为克里斯蒂的前程卖命呢?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克里斯蒂竟然要求他为她的一个年轻情人安排角色。迪尔不再为她四处寻找剧本,不再为她游说其他制片人、导演和制片厂头头。这些年岁稍长的男人,从自己性别的立场出发,为迪尔打抱不平,不再优先照顾克里斯蒂。
克里斯蒂又主演了两部影片,都因角色不合适,片子遭到惨败。她把她因获得奥斯卡奖而得到的本钱也花尽了。3年之后,她又重新演起3号女主角来。
此时,克里斯蒂爱上了一位力图成为制片人的年轻人,他很像她丈夫,但缺少资金。为此,克里斯蒂提出离婚诉讼,获得一笔巨额的财产和每年50万美元的赡养费。克里斯蒂的律师没有办法查明斯基皮在欧洲的资产,他们友好地分了手。7年以后,也就是刚刚,克里斯蒂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在这之前,虽然克里斯蒂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迪尔的圣诞卡赠送名单上,她亦被归入迪尔著名的“生命苦短”的名册,这意味着迪尔不会给她回电话。
这样一来,克劳迪娅·德利纳对迪尔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感情。她爱他敢于暴露真实的自我,爱他厚颜无耻、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行径,爱他能够凝视你的双眼称呼你朋友。尽管你也清楚,他不会因此做出任何友好的举动,而他对此也毫不介意。他很虚伪,却又洋溢着活力和热忱。此外,他还是个了不起的说客。他是克劳迪娅认识的唯一可以同克罗斯斗智的人。他们乘坐下一班客机去拉斯维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