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农事活动
25
只雏鹅。
2.
育成舍
育成舍可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舍内地面可采用水泥地面或漏缝地板。每平方米可饲养
8
-
10
只育成鹅。
3.
成鹅舍
成鹅舍以开放式为主,舍内设置栖息架和产蛋窝。每平方米可饲养
4
-
5
只成鹅。
三、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鹅种,如狮头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等。种鹅应来自健康无病、生产性能优良的种鹅场,并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消毒。
四、饲养管理
1.
育雏期(0
-
3
周龄)
(1)温度: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
28
-
30℃,以后每周下降
2
-
3℃,直至室温。
(2)湿度:育雏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0%
-
70%。
(3)光照:1
-
3
日龄,每天光照
24
小时;4
-
7
日龄,每天光照
20
-
22
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自然光照。
(4)饮水与开食:雏鹅出壳
24
小时内,应先饮水后开食。饮水要清洁卫生,水温以
25℃左右为宜。开食可选用碎米、小米等,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采食。
2.
育成期(4
-
10
周龄)
(1)饲料:育成期应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青绿饲料可选用青草、菜叶等,精饲料可选用玉米、豆粕、麸皮等。
(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
8
-
10
只。
(3)分群:根据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进行分群饲养,强弱分开,以提高鹅群的整齐度。
3.
产蛋期(11
周龄以上)
(1)饲料:产蛋期应以精饲料为主,适当搭配青绿饲料。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
16%,钙、磷比例要适宜。
(2)光照: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在
14
-
16
小时。
(3)产蛋管理:设置产蛋窝,并保持产蛋窝的清洁卫生。每天收集鹅蛋,及时进行消毒和存放。
五、疫病防控
1.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进行免疫接种。主要免疫病种有小鹅瘟、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等。
2.
消毒
定期对鹅舍、用具、场地等进行消毒,消灭病原L。消毒药可选用生石灰、烧碱、过氧乙酸等。
3.
疾病防治
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观察鹅群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和粪便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常见疾病有鹅巴氏杆菌病、鹅球虫病、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