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遇反倾销大事记
日本、墨西哥作为第三方加入磋商;2004年7月2日,双方就谅解备忘录的主要内容达成共识;2004年7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已提交世贸组织的美中就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增值税退税所引发的贸易争端得以解决;2004年7月14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中美关于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的谅解备忘录”。随后,双方向世贸组织履行了通报义务。美方撤回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申诉。至此,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得到解决。
本案是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第一次向世贸组织指控中国。根据和解协议,中国已经同意不再给予新的半导体厂商出口退税的资格,中国也不再给予在中国研发设计半导体的外国厂商以退税优惠。从2005年4月1日开始,中国将停止实施给予国内半导体厂商的退税优惠。
2004年4月13日,应加拿大安大略省Fiesta烤肉架有限公司的申请,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烤肉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4年11月19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决定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烤肉架进行反补贴调查,并最终确定,在反补贴调查问卷中所列举的8项政府补贴中,中国出口企业仅从中国政府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获得了利益,经过计算,补贴率为1.4%,根据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的规定,此案补贴额可忽略不计。该案件是加拿大对中国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的第一案,也是中国遭遇反补贴的第一案。
2004年4月28日,应加拿大多伦多Leland Industries公司的申请,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省的碳钢和不锈钢紧固件进行反补贴调查;2004年12月9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省的碳钢和不锈钢紧固件做出反补贴终裁,认定涉案中国企业的平均补贴额为1.25元人民币/千克。2005年1月7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做出损害终裁,裁决结果为: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螺钉的倾销数量及补贴数量属于可忽略不计,终止对该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原产于中国的碳钢螺钉补贴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螺母和螺栓补贴没有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
2004年6月17日,应欧盟纺织品服装组织(AIUFFASS)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第35类纺织品(聚酯长纤面料)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的中国纺织企业近1000家,主要集中在绍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涉案金额达5.8亿美元。
2005年
2005年10月,欧盟对中国皮鞋生产企业进行反倾销实地调查。
2006年
2006年3月16日,欧盟25成员国通过了欧委会对华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提案。2006年4月7日起,欧盟对中国皮鞋开征4%的临时反倾销税,并在6个月内,逐步将税率提高到19.4%。10月5日,欧盟理事会以13比12的一票之差通过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最终裁决,确定将从10月7日起分别对两国皮鞋征收为期两年的分别为16.5%和10%的反倾销税。
2006年3月28日,对七家中国彩电出口商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税,即日起执行。
2006年主要对华反倾销案件汇总:
一、南非:2006年,南非对中国产品启动1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5万美元,涉案产品为玻璃纤维短切纤维席。截至2006年底,南非对中国产品仍在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件14起。
二、印度:2006年,印度对中国产品启动9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1.8亿美元,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