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狄道县衙
    “知县大人醒过来了。”一走出宅院门来到前衙,兴奋的李昕就大声的喊道。

    刚眼睁睁看着老大夫,什么都不说,头也不回走出县衙大门,而不知如何是好的主簿周通,被李昕的一声大喊,吓了一个激灵。

    正想发火的周通,扭头却看见了,李昕旁边站着的知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其他人也和周通有着相通的反应,完全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知县大人,你是真的醒过来了吗?”周通完全是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

    “周主簿,我人都站这儿了,你还不相信我醒过来了嘛。”

    “信,我信,太好了,知县终于醒过来了。”

    “我昏迷的这几日,辛苦你了。”

    “不辛苦,全是分内之事。”

    方泽很高兴,在自已的县衙,全是兢兢业业的官员。

    “我昏迷了几天,也躺了几天,现在醒过来了,想去逛逛我们的县衙。”

    “好的,我陪你去逛逛。”周通回应道。

    “不用,你们都忙去吧,我自已逛逛即可。”

    说完,方泽径直走向了县衙大门。

    狄道县衙,位于狄道县中心,坐北朝南,县衙大门正对县最繁华大街。

    站在大门处的方泽,朝南望去,一块巨大的壁照,显得格外醒目,方泽知道,那是为了提醒官吏们要廉洁奉公。

    大门门额上悬挂“狄道县署”四个大字匾额,告诉人们再往里走,就进入了县衙。

    进入县衙大门,首先是一座刻有“公生明”三字的戒石坊,过了戒石坊就是仪门,这也是县衙的第二道门,但此时的仪门是关着的,仪门只有在重大仪式时才打开。

    新官上任的仪式就是在仪门举行,自已一个月前上任,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仪式。

    平时通行仪门是通过两边的角门,东角门为“人门”,供县衙内人员日常出入,西角门为“鬼门”,有死囚问斩时开此门,平时不开。

    仪门东西两侧,建有衙神祠和监狱,即为“东祠西狱”。

    穿过了仪门,来到了县衙大堂,也叫正堂,这就是知县升堂办案的地方。

    大堂堂门上挂“狄道正堂”大匾,知县座位上方悬挂“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大堂外东西两厢是“三班”和“六房”。

    三班是快、皂、壮,三班设衙役,负责缉捕罪犯、看守牢狱、站堂行刑等县衙工作。

    六房属县衙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对应朝廷六部。

    穿过大堂就来到后宅,通过一扇宅门进行通行。

    在宅门前东侧建有赞政厅,乃是县衙幕僚办公之所,西侧建有永丰库,乃是储藏户籍、土地册籍等资料的库房。

    走过院门,就到了二堂,这就到自已休息的地方了。

    “知县大人,昏迷三天,没忘记县衙吧?”

    正想走到后花园看看的方泽,突然就被一声略带调侃的问话打断。

    方泽扭头一看,是主簿周通,这一个月来,刚成为知县的方泽,处处抱着学习的态度,让周通养成了在方泽面前随便的习惯。

    “主簿说笑了,这哪能忘记呢?昏迷了三天,我只是想好好看看,这座威严的县衙。”

    “知县大人是想要去逛后花园吗?要不我陪你去吧。”

    “不必了,我一个去就可以。”

    “好的,那就不打扰知县大人了。”说完,周通转身就走向了大堂。

    看着已走远的周通,方泽也是思绪万千。

    国家的贫穷,百姓生活的困苦,方泽是知道的,在京师生活的二十岁,自已也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但自从来到狄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明朝做官那些事简介 >我在明朝做官那些事目录 > 第2章 狄道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