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户部官员们顺着延绵的石阶下山,在?上自家马车以前?,禁军头领忽然出声:“太子殿下有令,户部官员下山后立刻进宫。”
官员们只觉得?眼前?一黑,被关在?这里、完全隔绝消息,让他?们丢了多少通风报信的好机会;觉得?完成盘点以后,会有不少时机传递消息。
怎么也?没想到,还没上马车,就听到了进宫的消息。
户部尚书和侍郎远远互看一眼,太子有令哪敢不从?官员们陆续进马车,长长的马车队到达山脚下,又继续进城。
……
相比起?户部,刑部官员是不一样的忙碌,因为国都城的大理?寺狱和御史台狱都塞满了,在?太子的批示下还在?丽景门?内设了临时狱,一样塞得?满满当当。
囚犯们虽然伙食粗鄙,但一样要吃喝拉撒睡,由此?而来的问题数不胜数。
偏偏太子殿下限一个月内全部审完,上到刑部官员,下到每个狱中的狱丞和狱吏们,个个脑瓜子嗡嗡的,疯了吧?
一个月啊,每天在?国都城跑马举证都举不完的!
就在?刑部上下两眼发直的时候,太子命人送来了“飞来医馆的机仙们”以及各种机器。
大郢断案无非是人证和物证,按惯例需要苦主请文书先生写状书,递到京兆府,收下状书以后,京兆府内派武侯搜寻并核对人证、物证……然后递交顺序升堂等等。
一桩人证物证俱在?的案子,也?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流程才能定案,这还算是快的。
可是,当“飞来医馆的机器”和机仙们出现?时,情况就截然不同。
一块大幕挂起?,机器打?开,魏璋最先带下山放在?国都城各处的“隐藏手?机”拍摄的图像,就在?大幕上播出,人证、物证、时间、地点……完美重现?。
于是,哪位官员与?哪个般若寺的护法、在?何处何时、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交易,清楚明白,只要按着图像寻找就能定罪。
往往一段视频可能牵扯出几位护法和几位官员,狱中各级官员见?了先是震惊至极,都需要不少时间才能缓过来,当然内侍在?旁监督,时间也?短了不少。
做好绞尽脑汁破案的刑部官员们都傻了,这根本?不用动脑子了,派人抓捕就行,哦,不对,官员们都在?太极殿暂时动不得?,但是僧人和护法们都已经抓回来了。
那岂不是点一下人头就完事了?
于是,审问就成了,狱吏把僧人带到大幕前?,看一段视频,然后说:“人证物证俱在?,认不认?认就签字画押。”
僧人们都是倍受震撼,有晕倒的,有受惊过度的,也?有乖乖签字画押的……浮世众生相,僧人也?不例外。
这法子可太好了,大家都省事了,唯一叫苦的就是做记录的刀笔吏,担忧地望着自己的右手?,再看一眼远处清晰可见?的飞来峰顶飞来医馆。
如果这右手?写废了,不知能不能上医馆请医仙们瞧一眼?
对了,听说之前?有截肢的病患从飞来医馆回来后,都按上了“义肢”,可以做许多事情,不知能不能给自己多装一条胳膊来写文书?
可惜,重压之下,做白日梦都是奢望,念头一闪,刀笔吏又投入到文山书海里。
很快,三个地方?也?都收到了太子命人送来的纸笔、以及配套的桌椅,人微言轻的刀笔吏们顿时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刀笔吏们立刻开启轮班制,每人十?份口供,做完换人……开启日夜不停模式。
大郢国都城文武百官组成的国家机器,在?老而弥坚的润和帝、焕然新生的太子“上阵父子兵”的威压之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工作。
想循私?没问题,一经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