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并随时准备跪下。
润和帝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把翻译的话翻来覆去地琢磨许久,神情从复杂渐渐变得明朗,又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确实是?孤思虑欠妥。”
“不知,各位医仙可愿意传授医术?”
郑院长也?犯难,学医本来就难,五花八门的医疗器械更?是?大问题,想要在大郢做平替都非常有?难度。
现?代?医学源于西医,但早就在本土化的过?程里中西结合,与国外的西医有?不小的差别。
就像安主任学的中医,也?学过?西医,现?在运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也?是?中西医结合,取双方的长处,但也?有?理念不同打架的时候。
“不能?”润和帝觉得如?果连医术都学不了,其他?的更?加没指望。
郑院长指着抢救大厅里的各种?医疗设备和耗材:“这些,大郢的工匠做不出来,就算带下山使用后也?需要科学分?类回收,不然可能成为致病之物。医疗垃圾处理尤其重要。”
润和帝像瘪了的皮球,差别太?大,这可如?何是?好。
双方一度都非常沉默。
忽然,润和帝的眼中有?了亮光:“不教习也?可以,只要允许大郢的国子监学生们分?批上山参观、能像译语人那样见?识飞来医馆,也?是?可以的。”
郑院长和金老觉得,这和现?代?大学生出国留学、在职医护们进修学习的原理相同,虽然差距很大,但能在学生心里放下种?子,总能有?些改变。
当然,也?有?些人回国后眼高手低,但有?更?多人踏实工作、认真生活。
润和帝努力?争取:“不求学得多少,只求见?多识广。”
“每年都有?新罗、渤海国等国家送出的学生们,进入国子监学习,大郢国都城比他?们各自的家乡强盛许多,但也?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想来,大郢学子也?可以。”
郑院长和金老有?些犹豫,这个口子一旦打开,会有?更?多大郢人进入医院,意味着两边相对孤立的致病微生物,获得更?多的致病机会。
医院从来不是?学习的好地方,而是?增加生病机会的地方。
“网课”两个字,同时出现?在郑院长与金老的脑海,医院全体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会议室的存量视频肯定不少,但是?语言不通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金老微微一笑,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给译语人组,以及译语人组的组长魏璋,几日不见?甚是?想念。
于是?,金老与润和帝极为认真又细致地讨论了“上山留学”与“网课”的利弊,并将这份影响甚大的计划,落实在纸上。
首先,为了铺开“网课”,国子监的学生先要学习大郢与普通话文字的差异与转化,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上“网课。”
无庸置疑,最适合进行这种?教育的,除了金老就是?魏璋。
金老坐轮椅出门多有?不便,魏璋就是?不二人选。
就这样,平平无奇的三月初八,多云到有?些阴暗的一天,在东宫忙碌的魏璋,接到了润和帝的视频通话,即日起,成为国子监六个分?院学生的普通话老师。
魏璋无语望苍天,仿佛凭空遭雷霹,这是?什么样的无妄之灾?!
国子监六个分?院,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有?分?科。
负责管理国子监是?国子监祭酒,从三品的高官,姓卢名丰,是?卢澹的三伯,大郢著名的博学家。
也?是?这一日,一辆马车停在国子监门前?,魏璋捧着笔记本和手机下车,见?人就问卢祭酒在哪里,最后终于在藏书阁中找到他?。
相较于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