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鲶鱼效应在这里实在用错了,上海外国语中学本身

    学习氛围就够浓厚了,不需要外力来增加压力。

    它本身的学生生源已经足够优秀,孩子们都负重前行,背负的压力已经不能够用一个量词来形容。

    同样的,特优生到了这里之后大部分都不习惯。

    原本在自己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孩子到了这里变成了中游,很容易有心理落差。

    落差之下成绩更加难表现得像之前那么好。

    再加上这里面的学生都是从小就开始学各种东西,基础不同。

    这些单单凭着努力或者一点天分拼上来的孩子肯定和从小就受到培养的那种孩子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不同就是没有底气。

    身后没有支持的孩子总是更如覆薄冰,就像李不辞。

    因为不习惯,很多特优生因此转校了,抑郁和焦虑在上海外国语中学的空气里飘荡。

    有人吃饭都要跑着去,就为了节省几十秒的时间,多看那么一小会儿的书。

    在吃饭的时候,一边在嘴里咀嚼食物,一边眼睛还要一眨不眨地看着手里拿的小小的知识手册。亦或是把饭放在左边,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笔,又要吃饭的同时又要写作业。

    这种场面简直太过诡谲、怪异和令人崩溃了。

    简直是21世纪的奇观。

    李不辞也在日复一日的沉沦中感到绝望。

    但是她又觉得不服气,不甘心就这样草率地狼狈退场。就是想要拼一口气。就觉得自己都到这里了,凭什么要转校?

    她哭过不知道多少次,但是也没有动过任何想转校的想法,她不甘心。

    李不辞就是觉得自己要是像那些不习惯的人一样就这么走了,自己就输了。

    她就是这么倔强的性子,要不是有这股倔劲儿,她也不能从垃圾堆一样的家庭里面脱离出来。

    这就是李不辞一直以来具有的冲劲儿,那种不认命也不愿意认命的骨子里的抗争精神。也就是这种抗争精神和不服输的性格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晏若为。

    后文补充说明

    本文可能采用的名词说明(也就是免责声明

    有些是提到了前人的智慧,在文章里

    鲶鱼效应,原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后来,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是2015年上海三联书店发行的书,作者是(日)

    上野千鹤子。

    《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

    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在前文或后文会提到)

    第0028章

    28

    创新小礼服

    对于晏若为和李不辞来讲。

    被拒绝也好,伤了心也罢。很崩溃也好,很绝望也行。

    生活在继续,大家也都还活得好好的,就算是强撑着硬挺着才勉强像个人样,那也算是活下去了。

    这不,晏若为不还在和李不辞当着好朋友吗?

    有了一点别扭和罅隙的好朋友而已。

    表白之后李不辞就和央珏走得越来越近,到高二这个阶段央珏似乎已经成为李不辞更为信赖的人了。

    晏若为其实很感谢央珏的存在,她用一种类似光荣革命平和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不是受虐狂简介 >我不是受虐狂目录 >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