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十足的贬低之意。高耀被气得啊嗬大叫,
已被绳索紧缚的身子也随之挣扎,胸膛都撞至枪尖上,一片鲜血飞溅。
谢云谏这时也从城楼上下来了,一身明光甲胄,跑动间橐橐作响。
“哥。别跟他们废话了。”他看也懒得看地下的手下败将一眼,“事不宜迟,你我赶紧奔赴北邙,解陛下之围!”
谢明庭还忧心远在安业坊苏家的识茵,略略犹豫,并未开口。谢云谏察言观色,忙劝他:“你放心,安业坊那边你不是事先派了陈砾他们过去吗?我也派人过去了,会没事的。”
公是公,私是私,谢明庭也知晓不能在这个时候因私废公,只得收起心中那十二分的不放心来,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嗯。”
兄弟二人遂将高耀等叛军首领捆得严严实实,擒在马上,一道往北邙方向去。
一路疾驰,高耀身在马上,被颠得七荤八素,脑海中凛绷的弦也快断掉,有一缕意识却越来越清晰。
不要紧。他在心底对自己说。
负责守卫安喜门的原是他们的人,谢云谏明显才来,王三他们,此时应当已经顺利出了城门了。
他已为他们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此刻,王三和他所掌的神武军理应已至敬陵。嬴怀瑜此去就只带了六千龙虎军,且要把守着陵园四个方向的门,由此,分摊到各个门的兵力不足两千。
王三手握左右神武军,约有万人之众,多是骑兵,机动性强,只要找准机会对准一翼猛攻,不至于满盘皆输。
只要他能在谢云谏赶至之前攻下陵园,挟天子以令天下,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
且说女帝率领文武大臣抵达敬陵,先行在祭殿里拜过太|祖与太|祖皇后的神座,举行完所有的祭典仪式,再往封土拜祭,一应仪式结束后,已是午时。
今日随行的都是三品及三品以上的文武重臣,除却谢云谏这等需要驻守在城内的禁军首领,几乎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路长人困,公卿大多疲惫不堪。女帝遂命众人进入专为祭陵所修的陵殿配殿里,暂作修整。
宫人上了瓜果,供公卿解渴。女帝本人则十分闲适地与身侧的两位国公交谈着,一手无意识拨弄着腰间环佩的宫绦,一双凛锐的妙目不时扫过洞开的殿门。
殿外,神道肃穆,翁仲拱立。神道尽头的陵园大门隐在秋岚烟润与郁郁葱葱的松柏之后,并不能望见陵园外的情形。
被冰湃过的瓜果凉度适宜,清甜又沁人心脾,公卿们多是累了,捧着瓜果,如享太牢,鲜有人注意到女帝的心不在焉。
也有少许知道内情的大臣,俱都没什么心思享用,惴惴地等着将至的“勤王”军队。
高邺今日没来。
作为反对改制之人的精神领袖,自然,他身为太傅,早已致仕,不来也是情理之中。早在祭陵之前,女帝就曾再三邀请,也被他以年高体弱挡了回去。
难道,那件事就此作罢了吗?几人在心中想。他们虽没勇气揭竿而起,倒是很期待见到柴天改玉的那一幕。就算是太上皇重新回来执掌天下他们也认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女帝把新法推行下去。
一时众人心思各异,一名宦者却急匆匆自殿外奔来,扑倒在御阶之前:“报……”
“陛下,陛下!有人谋反!”
殿中的大臣都放下了瓜果,訇然起身。女帝胸腔里一颗心砰砰急跳,目光若锋矢迫向宦者,语声却平静:“你说清楚,怎么了,是谁谋反?”
“陛下,是楚国公谋反!”宦者急得满脸是汗,惶急地说着,又抬头望着女帝身旁愕然的周玄英,满脸的畏惧,“陵园之外突然来了好多兵马,说是楚国公谋反,要清君侧!”
楚国公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