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清样貌,只依稀辩出也是个清秀婉约的女儿家,身形袅娜绰约,风姿楚楚。
身在外人考究的目光下,识茵不免微微紧张。谢明庭则挽着她手,面不改色地答:“是。”
“今日休沐,难得有空,就陪拙荆出来逛逛。她自从随我回了京,我还未能陪她逛过大市。”
“原是如此。”高耀收回视线,并没有半分追根究底的意图,“听说嫂夫人是有思兄在荥阳时所得,又陪有思兄在义兴待了两年,当真是辛苦。有思兄如今政务又这么繁忙,可得好好陪陪嫂夫人才是。”
“这是自然。”
谢明庭与高耀本不相熟,此刻不过寒暄了一阵便离去了,似乎丝毫不曾怀疑她的身份。识茵松了口气:“算了,我们回去吧。”
她知道明郎带她出来是照顾她久在家中无聊的情绪,但她也的确不想再给他招来麻烦了,何况虽戴着帷帽,也总提心吊胆怕被人家认出,这滋味并不好受。
谢明庭问:“那边还有几家成衣铺子呢,不逛了?”
她摇摇头,甜甜笑道:“不去了,有些累呢,我们回去吧。”
于是返程登车,临上车的时候,因车辕高峻,她撩起裙摆,小心翼翼地护着尚且平坦的腹部进入车中。
不远处的茶楼上,一名同样头戴帷帽的妇人正坐在二楼临街的位置,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当看见她护在腹部的那只手时,再忍不住,捂着嘴呜呜然哭了起来。
*
次日,谢明庭前往京兆府。
这是新法增添的新规之一,三省六部,每月十五都得各自派遣一名官员前往京兆府接待百姓,由长官开始,问民疾苦,聆听民声,以便及时调整各部的政策。
这也是他在义兴时养成的习惯了,每月这个时候都会前往郡府接待百姓,义兴郡的百姓原还顾忌着官民之别诚惶诚恐,尽捡好听的说,后来看到自己提的意见真正得到了解决,才变得畅所欲言。义兴郡由此政修人和,百废俱兴。
此时天色尚早,接待也还未正式开始,因而郡府大厅外只有稀稀拉拉的百姓,畏惧着官威并不敢入厅,都只在厅外探头张望。
各个部门的位置都还空着。他先拣了尚书台的位置落座,几乎是同时,便有一名妇人走进大厅,走至了他跟前。
“请问是从前大理寺的谢少卿么,民妇有一事,想要请教谢少卿。”
寻常的百姓并没有认得他的,遑论是称呼他过去的官职。谢明庭微微一愕,转目朝她看去。
妇人身着普通百姓所传的素白上襦、蓝色布裙,这样闷热的天,头上却笼着厚厚的棉质帷帽,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她的脸。
一旁的文书忙道:“这位婶子,您走错了,我们这里是尚书台,您若是想伸冤呢,得去找大理寺和刑部。”
妇人却道:“我听闻新上任的尚书丞便是大理寺出身,怎么,我不可以来问么?”
“嘿你这妇人……”
文书不忿,这不是故意找茬吗??况且这贱民哪有见了官儿应有的尊敬啊?
谢明庭却打断了他:“无妨。都是一样的。”
“夫人请讲吧。”他示意对方落座,又命文书设好笔墨纸砚,准备记录。丝毫也没有高官的架子。
妇人却道:“不用记了。”
“民妇只是想问谢大人几句,如有百姓,被人用私刑,囚在地牢里十几年,还送走她一个孩子,您管是不管?”
她态度不卑不亢,哪里像是百姓来伸冤的。谢明庭心下觉得奇怪,应道:“自然。”
“可倘若这个人是皇亲国戚呢?”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妇人笑了一声,似并不相信:“那,若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