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2章
    也是因此,这婚床原本是放在麒麟院的,只在他们回京后才被搬了过来,另给谢云谏换了张床。

    近年来随着胡汉两族的融合,床榻也由低矮转变为高阔,从床板到床底约有一丈之高,底部中空,谢明庭擎着烛台一照,那枚落在床底的铃铛顿时无处遁形。

    铃铛完好无损,只系环处豁开一个缺口。他将铃铛收好,正要起身,忽然觑见床底的一行行文字。

    洛京风俗,婚床的底部常常刻有祝贺新婚的诗句,这张婚床也不例外。

    贺诗中甚至嵌进了识茵的名姓,显然是专为她定制。诗句之下,还镌刻着工匠的名字与完工的时期,永贞三年夏四月甲寅匠人某某手作。

    谢明庭愣了一下,旋即敏锐地察觉出不对。

    这张床工艺复杂,浮雕精美,工期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完工之期既是永贞三年的四月,那么开始制作的时间应当是永贞三年正月之前。

    但弟弟在灯会上遇见识茵、求母亲提亲的时间却是永贞三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

    这原也没什么,毕竟当日母亲说过,当初弟弟骤然要成婚,她来不及准备,便将原本备给他的聘礼给了部分给弟弟。若说这张婚床一早就是为他准备的,也说得通。

    可偏偏这张备给他的婚床,贺诗里却嵌了识茵的名字。

    换句话说,早在他们认识之前,母亲就已经开始制作这张婚床了。而婚床的主人,还是识茵,不是旁人。

    若果真如此,母亲一早为他定下的新妇,就是识茵。但她却说她同意识茵进门是因了弟弟的相求……

    那些才因了弟弟的劝慰而消弭的怀疑重新浮上心头。他擎着灯盏,怔怔地立在原地。足底寒气袭上来,沿着经络一阵阵朝心脏攀升。

    榻上的识茵自是不知这一切变故,她睡得很沉,眼皮子静静搭在眼睑上,似被方才的欢爱耗尽了全部的气力。谢明庭转眸看着她沉静的睡颜,忽然间,心间凉如夜冰。

    次日清晨,趁着入朝办公之前,谢明庭去找了陈管事,查阅成婚那年的账簿。

    账簿上记录了府中一应开支,置办婚床这样大的一笔开销,自然不会遗漏。但他将永贞三年的账簿从头翻到底,也没寻到这一笔开销。

    随后,反倒是在永贞二年正月的记账里找到了。

    整整比他们相识早了一年。

    这结果算是意料之中。只是也有例外,譬如婚床是一开始定的,贺诗却是完工时才添上去的呢?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这问题只有问当初的匠人才知道了,但他今日既来翻账,事情决计瞒不过母亲。就算找到匠人,得到的也可能是假的答案。

    而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兄妹,母亲又到底想做什么,这些,估计也就只有母亲知道了。

    管事房中的一举一动并不能瞒过武威郡主的视线,谢明庭走后,郡主即知道了儿子去翻账簿的事。

    武威郡主感到惊讶:“他无缘无故去翻账簿做什么。”

    这问题秦嬷嬷属实不知要如何回答,府中中馈都是郡主在管,大公子从不过问,眼下去翻陈年的账簿,定然是又发现了什么。

    武威郡主也想到这一点,怒道:“这个逆子!我当初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他还抓着我不放!”

    心间的烦躁都如春日的乱絮,她焦躁地问秦嬷嬷:“谢知冉那个贱人呢?那地方还安全吧?”

    秦嬷嬷心有不忍,也只能如实地答:“按您的吩咐,已转移去了东郊,这几日都风平浪静的没什么消息传来,应该是还在那儿。”

    “要不,老奴今日过去一趟,确认确认。”

    “不必了。”武威郡主烦躁地否决了,“那逆子聪明着呢,盯上你怎么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折春茵简介 >折春茵目录 > 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