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4章
  “苏工这么厉害?”戴誉看向苏大姐确认。

    苏大姐语气颇有些自傲地说:“我老家那边,整个村子都是酿酒的,我打小在酒缸上长大,大人试酒的时候,总要把酒提里的最后一口留给我。”

    “哈哈,那您这是家学渊源啊!”戴誉感慨道,“我们确实比不了!”

    事实证明,不单他们比不了,雷团长几人也甘拜下风。

    见她喝酒跟喝水似的随意,对方非常识时务地与这张桌上的几人只干了一杯,就拎着酒瓶子离开了。

    滨江二机厂的几人与他们同桌而坐,谭总工对秦部长笑道:“你们所里可真是人才济济,要是能分给我们厂几个,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他们虽然是生产飞机的,但是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学历并不很高。大多数是中专生,少数是大学生。像气动研究所这样,随便挑出来一个就是大学生的,简直太难得了。

    秦部长指了指正在埋头吃饭的戴誉,玩笑道:“你要是能拿出一个项目副总工的位子,肯定有人乐意去。”

    被点到了名字,戴誉放下筷子故作正色道:“组织上安排我去,哪怕只让我当个技术员,我也得服从安排啊,哪敢真的要个项目副总工当。”

    随后,他又话锋一转道:“不过,我要是去了二机厂,我老丈人恐怕得气死了,哈哈。我跟我媳妇毕业的时候,他还想让我们回厂里工作呢。”

    提起夏启航,谭总工便端起酒杯看向秦部长。

    虽然今天才与戴誉认识,但是他十分有做人家长辈的样子。

    对秦部长客气道:“我跟老夏是几十年的老关系了,他的女婿跟我女婿也没啥两样。不过,年轻人还是要多接受批评意见的,这小子要是在工作上有什么不足,你不要客气,直接指出来。”

    秦部长也端起酒杯与他碰杯:“小戴算是我们组里的青年骨干了。就算你不提,所里也是要多关注的。”

    饭桌上还有其他人在,他们没有深入聊下去,但是彼此的意思还是能领会到的。

    吃过午饭,众人重新回到训练场,继续上午的工作。

    几十个研究人员围着仅有的一架别-6研究了一天,也对发现的问题探讨了好几个来回,算是在研讨会之前交换意见的非正式讨论。

    直到傍晚天色暗下来以后,大家只能看清别-6的轮廓了,才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有序离开。

    外地来的研究员们被安排入住了基地的招待所,而北京本地的则需要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基地之间。晚上回市区住,白天再来基地参加研讨会。

    *

    当天从基地回来以后,戴誉惊讶地发现他媳妇居然十分罕见的不在家。

    跑去外婆家里看了看,也不见人影。

    “露露这些天总想着练习厨艺,我以为她在你们那边做饭呢!”外婆琢磨了一会儿,又解释,“她最近确实回来得越来越晚了。只不过,你比她下班还晚,不了解情况。”

    戴誉宽慰道:“没事,现在黑天早,我去车站迎一迎,没准儿是下班晚了。”

    看看外面已经彻底暗下来的天色,外婆气道:“这孩子到底怎么回事?下了班也不回家打声招呼,到处乱跑!”

    然而,夏露这次还真挺冤的,她并不是下了班以后出去乱跑了,而是根本就没有下班!

    晚上八点多,经济问题研究所的编辑部里依然灯火通明。

    从主编到助理编辑,齐齐留在办公室加班。

    明天就是他们最新一期《经济问题研究》发刊的日子,但是还有三四个板块是开天窗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明天不可能将稿件按时送去印刷厂了,但是在主编和副主编都没走,而且明显低气压的情况下,下面的这几个小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简介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目录 > 第1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