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为太子妃时,心中是既惊又喜。
他们张家在汴京城中不过是二流人家,就是在二流家族中也是位居中后的存在,何德何能配太子。
若非自已此刻正站在福宁殿中,又是官家亲口所说,他非得以为是遇到了骗子。
等想清楚后,张解一张老脸登时涨得通红,哪怕极力镇定,还是能从说话的声音中听出极力压抑的兴奋来。
“多谢官家抬爱,能与天家结亲实乃张家之福,也是小女之福气。”
于是很快,随着赵祯的赐婚旨意颁下,太子妃的人选很快传遍了朝廷上下。
圣旨上的赐婚理由也写得很是好看,皇家看中张家书香门第、门风清正,于是特指张家女为太子妃。
这样的理由,无疑是将张家的名声又抬高了一个层次,这可是皇家都认可的清正之家。
有这样的名声传出,从此之后,张家未婚姑娘、儿郎们的婚娶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在天子赐婚后的短短几天里,张家可谓是宾客盈门,不少人带着一车车的礼物,试图提前交好太子岳家。
对于这些打着贺喜名义上门的人,张家人都有礼有节地给予了接待,但贵重的礼物却一概没收,其中分寸拿捏得极好。
甚至一些有心人还发现,自从赐婚的消息传出后,张家人在外交际都更低调了。
这让一些等着抓张家错处的言官难免失望,如今的政绩真是越来越难搞了。
只是这么想的毕竟是少数,天家娶妇这样的好事,除了极个别铁头娃,大家还是极有分寸的。
不过张家这段时间的行事也让朝中不少大臣暗自点头,如此他们可以暂时放心,不用担心以后会再出个猖狂的外戚了。
外人不知道的是,作为未来太子妃的父亲,张解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回去严厉警告了家中所有人,万万不得因为家中女儿成为太子妃,就有任何跋扈的行为。
更是不得与人起争执,有事哪怕是退一步都无妨。
他在朝堂上战战兢兢这么多年,可太知道那些言官的厉害了。
如今天降大饼到张家,盯着张家的人绝不会少,他不允许有任何人在这时候自毁长城,否则休怪他不讲情面!
第491章
婆妈
太子即将大婚成了汴京城最近的热门话题。
饕餮楼,欧阳修正和范仲淹、韩琦一起吃饭,酒足饭饱之际,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这次太子选了张家的女儿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
欧阳修一口饮尽杯中小酒,放下酒杯,看向对面的范仲淹,试图从他这位太子太师这儿听到点内幕消息。
范仲淹不以为意地摇摇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太子殿下从书香世家中选择太子妃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因为从宁远子那儿得知了“未来”的缘故,官家和太子殿下近些年来越发看重武臣。
虽然知道事出有因,但身为文官的一员,面对这样的局势,要说心里没有一点疙瘩那也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太子殿下的前身可是那一位,史上论帝王武功者无出其右。
从史书的只零片爪中也能看出,这位原本就是极为看重武将的,以后朝堂的文武局势真的很难说。
他们这些知道内情的尚且如此,更何况朝中其他土大夫了,就怕太子这次又会从武将家中选个太子妃。
现在他选择文臣家的姑娘,可谓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