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臣那边自然是以反对居多。
理由也很简单,
先不说倭国和大宋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只这件事本身就透着古怪。
先是说有宋人在你们的地盘上烧杀抢掠,你们派使节过来求援。
结果求援求到一半,好家伙,副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摇身一变成了正使不说,就连说辞都能现场改的。
变成了感谢天朝援救之恩,还代替倭王献上银山一座!
你们倭国的外交都这么儿戏的吗?
还有,你这么会卖,倭王他知不知道?
总之,这件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从头到尾就透着离谱两字。
简直就跟场闹剧似的,搞不好又是个假使节。
毕竟这种事情已经有过一次了,再发生一次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大致猜到了点什么的天子也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压下了心中的担忧。
咬牙切齿地想着:等那两个小兔崽子回来后,定要好生教训他们一顿。
在众人的不以为意下,事情就这么被忽略了过去。
至于那个犹不死心还在上窜下跳的松下小狗,
嗨,他们自已手上的公务都快忙不完了,谁还有空去搭理他?
被缠烦了的礼部官员直接将人往鸿胪寺一丢,转身就将人忘到了脑后。
时间转瞬而过,就在忙忙碌碌的大宋官员们都快将这件事忘记时,一封盖着东宫印鉴的劄子传了回来。
太子殿下和大公主要回来了。
这没什么,如今官家圣寿在即,太子殿下和大公主为人子女,再是有何等要事,这个时候也该回来了。
真正将满朝文武炸了个人仰马翻的还是下面的内容。
什么!太子殿下和大公主在游历途中被两个倭人歹徒给掳走了?!
最先看到劄子的官员看到这里时差点没整个人跳起来,
好个无耻倭人,竟然敢掳走我大宋太子,这可是如今官家的独苗苗啊!
还有,那些随身保护太子殿下和大公主的明卫、暗卫都是干什么吃的?都是死的不成?!
要是太子真出了事,大宋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如今丰裕侯腹中这一胎尚不知是男是女?
若这次生下的是个公主,那先前被天子压下去的宗室是不是又要蠢蠢欲动了?
朝臣们是不是也要为着储君之位的归属再次开始拉帮结派了?
大宋朝堂是不是又要乱了?
短短时间里,那人想了很多,千言万语总结为一句--
要死了,天塌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那名官员一目十行,继续往下看去。
谁知接下来的剧情就更加魔幻了。
在被劫去倭国后,两位殿下凭借着非凡的身手以及过人的头脑从贼人手下逃脱。
原本是打算立即归宋的,谁知无意间泄露了身份,更兼倭人天生反骨,叛逆横行。
在得知两位殿下身份后,非但没有多加礼遇,还处处围追堵截,意图携太子以另大宋天子。
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为大宋计,两位殿下虎躯一震,带领一众护卫杀出重围。
并召集了前来倭国做生意的商船护卫,招募民间镖师,组建人马,诛杀恶逆。
也是到这时,两位殿下才得知,原来倭王早就被逆贼藤原氏所把控,这些恶事都是受藤原氏指使。
对方甚至还不许倭王朝见大宋天子,简直是罪无可恕!
身为正统,身为官家的孝子孝女,两位殿下看不得此等恶事。
于是太子殿下坐镇后方,大公主带领这些心慕大宋的义土一路横推,解救出了已被藤原氏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