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你不打算跟我商量一下眼前的局面怎么处理吗或许我会有一些建议对你有帮助”李恩华试探的问道:“比如想个办法再找个院线方来分担宣传费用,或者通过李氏国际再找詹姆斯谈谈”
“不用了。”易青简短而诚恳的道:“让我们自己来吧我们已经沾了李氏不少光了。”说着,易青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向外走去。
“二哥,上映那天我让人给你们送首映票”
李恩华微笑着望着易青留下这句话时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的感叹了一句:“唉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才发现自己老啦不知道刮个胡子能不能显得年轻一点儿”
“这一次,让我们自己来吧”
易青一拳凿在会议桌上,狠狠的道:“我请会计师计算过了,连同美国和国内的全部宣传费用,我们独力承担下来,一共只要两千万美元”
“只要两千万美元”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宁倩华惊讶的张大了嘴,重重地强调了一下“只要”这个词。随即焦急的道:“易主席,我提醒你注意现实问题你的花木兰已经超过前期预算很多了截止到现在,华星集团已经为这个大片砸下去四亿两千万港币了如果再砸两千多万美金下去,整个电影就要超过预算近八千万港币,这不但要动用华星的储备资金。还会直接影响明年我们在国内要投拍几部电影的计划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跟股东交代”
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易青和孙茹都觉得不可能飞回香港去开会讨论这件大事,毕竟一来一去要好几天,美国这边地时间已经很紧了,签下的上映合约不等人。所以由易青提出来。用可视电话在美国召集华星董事会的一个临时会议。
为了花木兰这个戏,其实华星相当一部分的董事都在美国了易青、孙茹、何风、李佩佩;加上香港的宁倩华、依依、罗纲,这些人大概可以决定华星集团地任何事情。
“如果”孙茹沉吟的道:“如果上映后电影赚钱了,把这五六亿拿回来了。哪怕只是保本,也不存在向股东交待的问题;可是,万一”
“别忘了,我们在美国做的市场调查和预期票房,可是投资额度地150”易青坚决的道:“李氏国际作为好莱坞大同盟的资深成员,他们给出的保守调查报告都认为花木兰会有15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成绩;扣除去给院线方的部分,就算七千万好了,我们自己还会有八千万的盈余。扣除七七八八的潜在开支,至少也是个保本地局面。还有,大家别忘了,在国际市场上。票房收入只不过占到一个电影利润的三分之一而已,还有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呢”
易青举起了手上一张刚打印的财务报表,道:“花木兰的音像制品和附属产品,按照美国地方式来进行商业评估,至少还会有一亿多的利润,如果我们坚持依靠詹姆斯之流的美国投资,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接受了他们一千万美元不到的宣传费赞助,按照他们一贯的苛刻标准,明天我们就要分三千万、四千万甚至更多的利益给他们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自己投资,自己来赚这个钱”
美国和香港两边会场同时沉默。
虽然易青说的看似有点道理,但大家却都知道形势严峻,尤其是孙茹和这些在美国的同事,本来那种乐天的精神通过前两天詹姆斯那么一闹,一下子都凉了下来。
美国和国内不同。国内每年最好的档期就是二三月份,因为是春节档;而在美国,每年最好地是圣诞和元旦前后,还有就是暑期档。
根据合约,花木兰在美国上映恰恰是美国最淡的这个档期;小意和小云这些演员都是新面孔,票房如何真是不容太过乐观。李氏国际的市场调查能否最终符合现实中的票房结果,谁的心里也没底。
至于说到音像制品和附属产品,按照李氏国际的那种美国算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