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1章
论文”

    易青点头道:“是啊。我毕业的时候写的。可惜老师临终前没能看到,你我份在同门,这个东西早该让你看了,请师兄斧正。”

    孔儒翻了翻,足足有好几万字,这一时怎么看的完他蓦然发现其中有几页折起了一个角。知道易青是要让自己先看这部分。

    孔儒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中国电影行业规范改良构想第一,关于导演第二,关于演员第八,关于非创作部门的运作与管理第十三。关于独立财务监督制度”

    孔儒一页页的仔细看了下去,足足看了十几分钟;锅里地水快熬干了,易青急忙往里添了些开水。

    孔儒忽地一拍大腿,看着易青惊讶的道:“这是你在22岁大学毕业的时候写的”

    易青点了点头,道:“是老师指导我写地。”

    孔儒仰头长叹一声,慨然道:“大才,惊世大才啊易青,你这样的人。只能用,应运而生,这四个字来形容选中你来做这件事的不是孙老师,而是上天,是上天”

    易青挠了挠头笑道:“你太夸张了。我只能提出一个纸上谈兵的整体构想,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还要仰仗你。我想过了,当初刚并购中国星和英皇的时候我就想过,执行这个构想的人,非你孔儒莫属”

    “可是难就难在这具体的构想啊”孔儒感慨地道:“技术性的操作,只要是个管理型的人才同时又懂得电影行业特点的的人,谁都能做。可是这最初地蓝图,却非干世大才不能设计出来。”

    易寺也不再谦让,点头道:“我有这个头脑和才能。却没有执行这个计划的魄力和足够的霸气。不但我没有,连孙老师当年也没有所以面对铁板一块的旧行业体系,孙老师才会一生痛苦忧郁。但是,我和老师都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

    孔儒自嘲的笑了笑,道:“是啊。因为你和老师,你们都是大大的好人;而我却是不折不扣的坏人。”

    易青哈哈一笑,他拉着孔儒地手,坚定的道:“我以华星公司主席的身份委你以全权我希望你能在半年之内。拿出完整的可行性计划来,然后用两年至三年的时间,完成华星公司内部的行业改革,今后华星公司的一切创作生产活动,就依据新的行业规范来执行。”

    孔儒握着那份文件,激动的两眼放光,手心都攥出汗来了,他连连点头道:“对以华星地运营方式为范本,渗透和影响到整个电影行业中去只要华星经营的够好,赚得钱够多,拍出来的东西够影响力,整个中国电影行业,乃至亚洲、乃至世界所有拍电影的人都会在利益驱动下研究和效法华星模式”

    “不错,”易青信心十足的道:“打碎这块铁板,就从华星开始”

    电锅里滚沸的热汤滚滚的蒸腾着雾气,仿佛预示着这场后来被无数人反复提及的行业革命已经如同这锅里的汤水一般,早巳滚开的如火如荼,只缺一个把锅盖揭开的人。

    当时的人们始料未及的是,没有想到揭开这个锅盖的居然不是大名鼎鼎的“电影皇帝”易青,而是一直处在争议中心的孔儒。

    但是,在这场辉煌的历史盛事中,易青却无疑比孔儒更加伟大,因为他不但有知人之明,更有自知之明;他不但有足够的智慧为孔儒的改革勾画出宏伟的蓝图;更有超卓的胸襟和气度把自己的构想方案连同本该属于自己的惊世大功一起拱手交给了自己昔日的敌人。

    后来有许多研究中国电影发展史和研究企业管理、行业规划的学者,在研究华星的发家史和中国电影的变革史时倍感困惑孔儒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和易青的关系究竟如何他们是朋友还是暗里竞争的对手,是合作伙伴还是互相利用的仇敌

    这一切似乎复杂的令局外人难以捉摸。但是有一点共识却是大家都无法否认的

    如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活色生香简介 >活色生香目录 > 第1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