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叫金田一
就是《新青年》杂志的东家,和春阳堂并列为当时日本最大的两家出版社。

    横沟正史的天赋和勤奋得到了主编森下雨村(我们在上一节提到了这位主编)的赏识,很快成为了《新青年》杂志的骨干成员。1927年,年仅25岁的横沟正史成为了《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前途可谓不可限量。上任之后,横沟正史大力推行革新计划,使得《新青年》杂志成为了日本最时尚的杂志之一。

    1928年,横沟正史转任《文艺俱乐部》杂志主编,这也是博文馆旗下的一个品牌。1931年9月,杂志《探侦小说》创刊,横沟又转任这本杂志的主编。

    在1932年,横沟正史辞去了正式工作,希望专心从事推理小说的创作。怎奈天不遂人愿,横沟突然患上了肺结核,经常咯血。他不得不停笔修养,三年之后才再度出山。

    不得不承认,虽然横沟正史出道的时间和起点都优于江户川乱步,但至少在1945年之前,他的成就是不能和乱步比拟的。就像几乎所有日本推理作家一样,横沟正史陷入了乱步的光环笼罩之下,没有走出自己的风格。

    在这个时期,横沟正史的作品大都是短篇,而且是具有浓郁耽美风格的“变格”作品,如、《蜡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政府约束,横沟正史创作了大量以江户时代为背景的时代小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形佐七捕物帐系列”。不难看出,横沟正史还没有像乱步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

    战争终于结束了。日本的推理小说创作者们终于摆脱了客观的约束,可以从容地思考一下推理文学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时间,横沟正史终于以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震惊了推理文坛。

    由于《新青年》杂志的东家博文馆在战争期间积极支持了日本政府,因此,在这个时期,它受到了占领军相关机构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几经周折,《新青年》终于难以挽回昔日的荣光,于1950年停刊。

    鉴于这种情况,日本推理作家们急需一本新的杂志作为阵地,继续自己的创作梦想,于是,在1946年,大量推理杂志创刊。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一本名叫《宝石》的月刊。时至今日,评论者依然把日本推理小说的本格时代一分为二——1923年到1945年为“新青年时期”,1946年到1956年为“宝石时期”。而为《宝石》杂志创造了无上荣耀的“一哥”,毫无疑问就是横沟正史。

    1946年,横沟正史连续发表了两部长篇推理小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和。其中的,就连载于《宝石》杂志的创刊号上。

    这两部作品一改横沟之前的“变格”气息,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本格”推理。更重要的是,这两部作品无论篇幅还是内容,都将日本“本格”推理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人们惊呼:“日本作家终于磨平了和欧美侦探小说长达三四十年的差距!”从此,“本格”推理一举取代“变格”,成为战后日本推理文学的绝对主流。

    在这起密室杀人案中,大侦探金田一耕助第一次登场。这位侦探大约三十五六岁,身材瘦小枯干,身上的衣服永远显得又旧又脏。因为长期吸烟,金田一耕助的手指和牙齿格外焦黄。他不大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经常脸红,总是不自觉地抓挠自己本来就乱如鸟窝的头发,说话颠三倒四——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他揭穿凶手的诡计,令其无所遁形的时候。

    金田一曾在日本的私立大学学习,但不到一年就因为对日本的体制失望之极,退学到美国发展。在美国,他的生活依然十分潦倒,甚至自暴自弃地开始吸食毒品。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金田一戒毒成功,并解决了几桩大案,最后回到日本开设了侦探事务所。其后,金田一的天赋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金田一耕助是日本推理作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杀的魅影简介 >谋杀的魅影目录 > 我叫金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