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十诫与双倍十诫
出的业余侦探的事,这类犯法的事是属于刑事组的例行工作。真正吸引人的犯罪,应该出自教堂中某个受人尊敬的大人物,或是以慈善闻名的老太太之手才是。

    18.在侦探小说里,犯罪事件到最后绝不能变成意外或以自杀收场。这种虎头蛇尾的结局,等于是对读者开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玩笑。要是有人买了这本书,发现里面的内容全是骗人而要求退钱的话,任何公正的法院都会站在他那边,而将这位欺骗了忠实读者的作家予以严惩。

    19.侦探小说里的犯罪动机都是个人的。至于国际阴谋和战略的政治游戏是属于另外一种小说,举例来说,像是特务组织之类的故事。谋杀的情节,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平易近人,才可以反映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使他们压抑已久的欲望和情绪有所宣泄。

    20.以下列出几项常用的方法(顺便也把我这些规定凑个整数),这些方法都已经被用烂了。一个懂得自重的侦探小说家通常都不会再次使用,因为所有的侦探小说迷对于这几种方式都再熟悉不过了。谁要是用了它就等于是承认自己的愚昧和缺乏创意。

    (A)从案发现场所留下的烟头,和嫌疑犯所抽的香烟品牌做比较,借此找出凶手。

    (B)假装受害者的鬼魂显灵,吓得凶手自己招认。

    (C)伪造指纹。

    (D)用假人来制造不在场证明。

    (E)因为狗不吠,表示闯入者是熟人。

    (F)一个无辜的人被认定是凶手,结果原来他是凶手的孪生兄弟(或姊妹),或是长相极为酷似的亲戚。

    (G)用针筒注射或是在饮料中放入。

    (h)警察破门进入一间上锁的房间之后,谋杀才真正开始。

    (I)用相关字来测试是否有罪。

    (J)使用密码或密语,最后被侦探识破。

    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范达因“二十条”的出台,“黄金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规范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关于“十诫”和“二十条”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地位,前面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但是,作为一种规则,伴随着事件的推进和客观环境的变迁,其弊端也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不难想象,一种文体被约束到这个层面,其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阻碍。

    当这种阻碍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对侦探小说(准确地说,是“黄金时代”的古典主义侦探小说)产生冲击,最终引发大变革,甚至大革命。如果恰逢在这个时间点上爆发什么客观的大事件,这种变革或革命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吞没一切。

    在下一节,我们将从“十诫”和“二十条”的弊端开始,接受侦探小说史上空前的黑色洗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谋杀的魅影简介 >谋杀的魅影目录 > 十诫与双倍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