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十分钦佩。二人互生爱慕之情,一个月便订了婚。同年,两人喜结连理,还去爱尔兰度蜜月。道尔的母亲感到有些沮丧,因为她想让孩子找个富裕的人家。不过,柯南·道尔很喜欢自己的妻子,称呼她为“图意”,说她是“一个非常温柔、和蔼的女孩”,“没有人会拥有比她还温柔、和蔼的伴侣”。露易丝富有同情心,不喜欢抛头露面。
事实证明,作为医生的柯南·道尔相当“杯具”。他整天坐在诊所内无所事事,没有一个病人上门。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咳嗽着进了诊所。正当柯南·道尔打算为他诊断的时候,来人却解释说,自己是来收煤气费的。几乎整个秋天,他都坐在诊所里等待病人上门。他回忆说:“每当晚上,病人上门的希望全部破灭,我便锁上屋子的门,出去走上几英里发泄自己的精力。有时候,直到破晓才回家。”
侦探小说有今日之成就,必须要感谢当时大英帝国公民之强健体魄。柯南·道尔经营的诊所门可罗雀。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另谋出路。自幼热爱文学,视爱伦·坡为偶像的他选择了创作侦探小说。从此,医学界少了一个蹩脚的落魄博士,侦探领域多了一个划时代的不朽英才。
结婚后,夫妇俩买了一本很大的剪贴簿,用来贴剪报、写笔记。在柯南·道尔的笔记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句子:“我读了加博里奥的侦探小说《勒考克侦探》,还有一个杀死老太太的故事,老太太的名字我忘了(他查过之后,添上《勒鲁菊血案》),都写得很好,就像威尔基·柯林斯的作品,比柯林斯的还要好。”
还有这样一些零碎的句子:“大衣的袖子、裤管的膝盖部分、拇指与食指的皮肤硬化、靴子——其中任何一项都能给予我们线索。如果所有这些加起来,不可能描绘不出真实而又完整的画面。”
看得出,柯南·道尔开始构思侦探小说了。
1886年初,柯南·道尔着手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团乱麻》,两个主人公叫做歇里丹·霍普和奥蒙德·夏克。最后的稿子定名为,主人公也变成我们熟悉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和约翰·华生(华生医生的名字来源于柯南·道尔的一位好友詹姆斯·华生)。
1886年4月底,小说终于完成了。柯南·道尔把它寄给了《康希尔杂志》。一个月后,杂志编辑回信说小说无法发表,对于一期杂志来说它太长了,建议送到出版社去。
于是柯南·道尔又将稿子寄到阿罗·史密斯出版社。回信虽然彬彬有礼,却断然拒绝,认为小说的水平对于他们这样的着名出版社来说是不够格的。
医生没有灰心,又把稿子寄到费雷德·沃恩出版社,同样不被赏识。
柯南·道尔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表示极其沮丧,但他仍然坚信自己的小说会开花结果。他找上了沃德·洛克出版社,事情似乎有了转机。出版社的主编贝坦尼教授没空读这些“小作品”,不过他的妻子却是位文学爱好者,常常代替丈夫阅读新人的作品。她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
第二天,她跑到丈夫的办公室,喊道:“这是个天生的小说家!你想象不到他的小说有多棒!”
几天后,教授读完,感觉也很不错,便向董事征求意见。当时还没有“侦探小说”这一名词,于是董事会把它定位为“廉价文学”,并觉得会有人愿意读它。于是,出版社写信告诉柯南·道尔,作品会在下一年出版,并为这次以及以后可能的出版支付了25英镑稿酬。
这个条件实在太苛刻,对于小说的定位也叫柯南·道尔很不高兴。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接受。1887年冬,在《比顿圣诞年刊》上登载了。如今这份年刊成为了收藏家的至爱,已知存世量仅三十余册,一本品相良好的年刊评估价格高达十五万美元以上。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