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次。”他也喜欢街头粗野的生活,常常打架,而且总能成为胜利者。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虽然经济不宽裕,她还是决定将儿子送到一所好学校读书。父亲查尔斯要求儿子必须进入天主教会学校。最终,柯南·道尔于1868年进入斯通尼赫斯特就读。
斯通尼赫斯特是一家知名的英国耶稣会士寄宿学校,向来以管理严格着称。柯南·道尔后来并不喜欢回忆这段寄宿学校的生活。头两年,他在霍德的预备学校读书。这期间他思家心切,总是闷闷不乐。后来进入本校,那里教育更为严厉,甚至用中世纪的条款约束学生。课程也相当枯燥,包括三角、算术、语法、句法、诗歌、修辞等等。柯南·道尔当时以阅读诗歌和法国小说为乐,对这些课程则根本提不起兴趣。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柯南·道尔产生了逆反心理,尽其所能想打破这种束缚。他与男生打架,与镇上的女孩调情。结果,他多次受到惩罚。学校相信惩罚能改变学生。最常用的体罚方式就是用橡胶棒在每只手上打9下。打了之后手上往往青一块紫一块,就连开门、拿笔这样的动作都难以完成。如果情节严重,那么体罚的工具就会升级成桦树鞭。
在斯通尼赫斯特的学习过程中,他对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他喜欢梅恩·里德的小说。这并不奇怪,里德的冒险故事深受当时青少年的欢迎。他也喜欢上华尔特·司各特的历史罗曼史小说。司各特是历史小说的首创者,柯南·道尔日后创作历史小说,并且意图在此领域留名青史也与崇拜司各特有关。此时他最热衷的是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的作品,包括他的诗歌。他也动笔写诗,觉得自己不仅很享受写诗,而且确实擅长此道。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柯南·道尔成为了校刊的主编。他还将自己写的诗和剧本寄给巴黎的叔公——着名的新闻记者迈克尔·柯南。叔公在读了作品后,写信给道尔的母亲:“毫无疑问,他具有这种才能,我在字里行间中看到独创的新意和富有想象力的发挥。”
柯南·道尔后来宣称自己在斯通尼赫斯特时期是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老师们对他都不太看重。不过从老师们给他父母的信中却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对柯南·道尔的评价都很高。在学业完成之后的更高一级入学考试中,柯南·道尔的成绩也非常不错。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进入一所大学深造,但是父母和老师们都觉得他年纪尚小,因此学校建议他去奥地利福尔德克希教会公学就读一年。
奥地利的学习生活要比斯通尼赫斯特轻松很多。那里有温暖的宿舍和可口的饭菜。这时他接触到了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包括、《金甲虫》等。在奥地利,最奇怪的一桩事情要数柯南·道尔入选学校乐队。他身强力壮,被选中吹低音大号。
虽然柯南·道尔在文学上的才能被家人接受,但是面对家中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他需要做的应该是如何挣钱补贴家用。于是,家庭成员一番讨论之后,建议他去爱丁堡大学就读医学专业。因为凑不出学费,柯南·道尔决定申请一项奖学金。他成功获得了奖学金的名额,但是阴差阳错,钱已经给了别人。无奈之下,他接受了一笔数量较少的资助,进入了爱丁堡大学。
1885年,柯南·道尔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几经周折,他开始经营私人诊所。这一年的一天,柯南·道尔的好友威廉·派克医生请他为一个年轻病人会诊。这病人名叫杰克·霍金斯。诊断结果是脑膜炎,已经回天乏力。这个年轻人住在一处出租公寓里,同住的还有他的母亲和姐姐露易丝。但是因为他的病,房东不愿意他们继续居住。一家三口无家可归,派克医生建议他们搬去柯南·道尔的诊所,这样一来也可以为柯南·道尔增加一些收入。几天之后,杰克·霍金斯去世了。
姐姐露易丝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柯南·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