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金融的逻辑
多的钞票,否则新型的经过转型更加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就没办法运作。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真正懂得现代经济的人,真正懂金融的人现在没有几个会再把心思时间放在恢复到黄金恢复到银本位、金本位上面。
◎记者:现在全球纸币信用体系是否真的没有问题?你对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者国际贸易货币的前景怎么看?
陈志武:还是刚才的例子,就好比电能带来很多好处,非常有用,但也可以打死人。金融或者信用货币会不会有问题?肯定有问题。当然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美国是不是会滥发货币,大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中国自己在做的事是什么。天量信贷是什么意思?天量信贷的发放从本质上使得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大大的增加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基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也在滥发货币。这就回到一个问题,谁更能够信得过。
很多人对货币发行权的历史缺乏了解,有一个错误的假设,就是历来货币发行权都掌握在政府、国家手里。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起点。人类的真实历史是颠倒过来的,只有到近代,货币发行权才掌握在政府手里。比如直到现在,香港的港币还是由私人银行发行的,由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发行的,而不是由香港政府发行的。中国历来就是除了官钱以外,还有很多的私钱,比如有钱庄发行的兑票。美国也是到20世纪才开始统一货币,英国等欧洲国家也都是到近代才开始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
在历史上,货币发行权归宿到政府手里,与民主宪政制度的出现是同步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运作得很顺当的民主宪政来约束公权力的话,还不如把货币发行权留在民间的金融机构,至少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发展下去,会非常在乎他们的信用。这种市场力量的制约,远远比不受民主宪政制约的政府更可靠。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者国际贸易货币,愿望蛮好的,但是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一步步做,在改革没有到位之前,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民币现在还不能自由兑换,一种不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怎么可以成为国际货币呢?第一步就没做到。第二,即使你把人民币改成可以自由兑换的,那么这个时候中国的资本帐户是不是放开,这又是一个很关键的。如果我作为一个外国公司或者是外国银行拿到这么多的人民币以后,如果不能够把它随意换成我的本币或者其它世界国际货币的话,我就不太想要那么多人民币。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是很发达,方方面面的资产市场是不是很发达,是不是很足够自由?否则的话我拿到这些纸币本身又不能够给我升值,我肯定就不干了。
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把资本帐户给放开,同时又容许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里面又有其它问题。因为要让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让资本帐户放开了,与此同时银行的贷款存款利率也要由市场化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下子好了,这么多的国有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一直通过人民银行人为的压低的贷款利率支持的,大家知道它的效率很不好。如果让市场决定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高低,意味着很多国有企业做不下去要关门。这样又影响到国有企业是不是能够活下去,还是让它们一部分死掉,一部分活下去,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不懂这些经济关系的人凭着一股很强的愿望会去讲到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等等。这些愿望可以表达,但是离真实的现实还非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