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恐怖的黑洞
假钞作案的人既有操外地口音的,也有本地口音的,全是男青年。

    ●银行职员联合贩假

    公安机关根据案情分析认定,这一系列假币案主要是本地人所为。可作案分子又是谁呢?人海茫茫,线索何在。

    假币,就如尼斯湖中的怪兽,时隐时现,难见其真面目,逗得刑警们一个个心急如焚。

    就在刑警们坐立不宁、焦燥不安的时候,蒲圻市银行系统内却突然间象油锅里溅入了一瓢冷水一样炸开了锅。谁也不曾料想,这一“锅”开却引出了蒲圻市沉默数月的假币案迷踪。

    9月23日,市建设银行蒲圻市分行派遣储蓄股长小蔡到郊区的陆水主坝储蓄所例行检查工作。小蔡来到陆水主坝所后,发现该储蓄所只剩下一名营业员在上班。他去找储蓄所主任沈金华。营业员说:“他已好几天没上班了。”小蔡觉得问题有些蹊跷,马上向分行报告。

    第二天,支行派人撬开了沈金华保管的备用金柜。清查帐簿,核对现金。按柜面帐目核查,金柜里本应有18万元现金,却只有5O00元。派人找到沈家,他妻子说已有几天不见丈夫回家了。找沈金华的几位要好朋友打听,不料,沈的三个要好朋友也同时失踪。有人反映,曾见过沈金华和几个年青人拎着提包在火车站游荡……

    18万元的巨款去向不明。储蓄所主任又不辞而别。这两处疑点联系起来一想,支行领导不禁感到有一股冷风直透心窝。难道是挪用公款畏罪潜逃吗?

    9月27日下午,案件马上报告了市检察院。

    27日下午4时,一个调查组迅速赶到市建行沈金华的住处。检察官从沈家客厅沙发后的砖墙里找到了43张10元面值的现钞和大量电报信件。

    “钱和信件为何要藏得如此神秘呢?”一个重重的问号在市反贪局局长黄华元的脑海落下。

    黄局长拿起一张1O元票在窗前亮了一下,感觉这钱有些地方别扭。崭新的票子怎么会连天安门图案都不清楚呢。再看水印好象是盖在票子上一样。

    13张现钞当天就送到了省人民银行鉴定。专家很快作出结论:“10元面额现钞全系假币。其号码、油墨、纸张以及印刷技

    术同蒲圻出现的10元假币同出于一个版本。”

    “假币怎么会出现在沈金华家里?”沈金华挪用公款会与假币案有关吗?案情象一团团迷雾笼罩在检察员的心头。27日晚,检察院二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白天搜查到的物证摆在了会议桌上。桌边围着检察官和银行领导。大家开始对那十多封电报琢磨起来。

    所有收报人栏上都写着“涂世绎转”或“邵运兼转”。而这几十封电报却最后又都藏在沈金华家里。很明显,电报所要转交的人就是沈金华。邵、涂两个人都同沈金华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首要的工作是要找到这两个人。副检察长唐学谦开宗明议,首先破译电码。

    从福州来的电报内容是:有“本田”,请来人看货。从广东陆丰来的电报内容是:有“龙井”出售,请速来。“龙井”和“本田”看来都是一个暗语,也许就是假币。从福州和陆丰来的电报都是由涂、邵两个人代转,这可能就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精心策划的通信联络方法。可以断定,假币犯就在银行内部。检察长何柏青对整个案件来了个一锤定音。

    9月28日深夜,古城蒲析一片寂静。

    在城北巷27号一处简陋的房屋前,反贪局助理检察员贺才生带领两名联防队员悄悄地靠近了邵运兼的房门,轻轻叩门。

    “谁呀?半夜三更的。”不一会儿,像于柴似的邵运兼提着裤头,睡眼惺松地开了门。

    “我们是反贪局的,请跟我们走。”贺才生亮出了传唤证。邵运兼心里“咯噎”一响,毕竟心虚,他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罪恶的黑洞简介 >罪恶的黑洞目录 > 第七章 恐怖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