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金钱瘟疫,自何方来
这人30来岁,正借着酒劲在大街上撒野,一手抓着一大把钞票,一手紧紧抓着店主的衣服纠缠要酒喝。联防队员将醉汉带回派出所强制醒酒,检查醉汉的钞票发现竟全是假币。

    大连市公安局刑警队闻警出动,接管了此案。一到审讯室,醉汉也醒过神来。三问两问,酒鬼马上就如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地交代出来:钱是从他老婆的皮包里偷出来的。他老婆叫靳妮,因老婆嫌弃他赚的钱不如她多,经常借故闹矛盾后就回娘家去住,还与别的男人私通,于是,他就借酒浇愁。

    刑警立即传讯靳妮的母亲,靳母反映:靳妮和一个叫马玉民的北京人于2月22日坐83次火车到北京去了。

    又是马玉民。两起假币案都连结到了他的身上。看来,贩假的元凶就是马玉民无疑了。眼下是务必找到马玉民。于是,北京、大连两地的警方撒开了天罗地网。

    也是凑巧,2月25日,刑警在西直门饭店的旅客登记簿上发现了有一位名叫马玉民的的男子住在这家饭店。中国同名同姓的特多,眼下这名男子会不会正好是满世界寻找的人呢?为稳妥起见,民警将这名男子悄悄地带到了派出所讯问。那男子一见是进派出所,首先腿肚子就发软。不用民警多费口舌,他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不叫马玉民,而是叫商良。

    “你怎么认识的马玉民?”

    “85年时,我和马玉民在新疆服刑时同在一个劳改队。他来新疆时,我快要出狱了。马玉民在劳改队人缘好,大家都和他认识。我是在快出狱时,在劳动工地认识他的。”

    “知道马玉民是什么事进去的?”

    一有一次听他讲,他骗了人家2万块钱。”

    “后来你们又是怎么联系上的?”

    “我出狱后,开始做小买卖,后来跑运输,赚了一些钱,两年后,我开了一家运输公司,自己也有了私人小汽车。这期间,我和马玉民常有书信联系。马玉民刑满后,他来兰州找到我。我想留他在我公司做事,他不干,他要回北京做买卖。我给了他一些钱,他就回了北京。”

    “你怎么要用马玉民的名字住宿?”

    “去年底,马玉民来了一趟兰州,找我借伏尔加轿车用用说好只借用一个月就归还。现在都借了3个月了还没有还给我。这次,我来北京就是专门来要汽车的。来北京前,马玉民事先用他的名字预先为我联系了房间。”

    “来北京后,见过马玉民吗?”

    “我到北京的第二天,就是昨天下午,马玉民带了一个女人来房间看我。坐了半个小时,他们就走了。”

    “他们去哪儿?你认识那个女人?”

    “马玉民从不告诉别人他的住址。他带来的女人,我也是第一次见过。马玉民叫她妮妹。她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

    商良的交代有鼻子有眼,无懈可击,不能不令人相信。

    从商良的交代中,至少可以断定,马玉民正在北京活动,而且,那辆“伏尔加”汽车成了刑警们的寻找留下了极好的目标。虎过留印,雁过留声。最狡猾的猎物也会留下自己的蛛丝马迹。聪明的猎手都是靠寻找踪迹来捕捉猎物。此时的马玉民已成了瓮中必鳖。

    当晚11时许,在华都饭店的停车场,终于发现了那辆“伏尔加”,可车内无人。刑警干脆守株待兔。果不多久,一个女人从饭店出来后,径直来到了汽车旁。等她刚一入座,刑警一齐围了上去。第一条猎物落网、就地审问,此人就是马玉民的大连情妇靳妮。据靳交待,马玉民回到北京后,害怕暴露身份,就很少和她在一起。马玉民一人住在新源里。

    事不宜迟,周显瑞立即调遣兵马在新源里马玉民的落脚地周围蹲坑守候。零点过3分,一辆出租车停在楼前。一名男子跨下出租车后,手提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罪恶的黑洞简介 >罪恶的黑洞目录 > 第四章 金钱瘟疫,自何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