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钱瘟疫,自何方来
站在一旁的老板娘王素云心里有点熬不住,着急起来:“换就换了吧,夜长梦多。别让到嘴的肥肉又飞了。”
王素云的抢白,李先启再也没有兴趣绕圈于了,径直从室内抬出来一个大纸箱。摆在程立的面前。“数数吧”。
大纸箱里装着的是一些皮鞋盒子。程立打开上面的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50元和100元面额的假币。“李老板的买卖,我信得过。”程立从密码箱里拿出几叠钞票递给李先启:“这是9万元,你先数数。”
李先启接过现钞连忙说:“不用数了。错不了。”把钱装进自己的皮箱里,起身就朝外走。
左腿刚迈出门槛,李先启全身不由得僵住了,皮箱从右手上缓缓地掉下来。茅草屋四周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察。
这时,站在屋内的孔敬文顿时醒悟过来,从怀中抽出一把尖刀,朝程立猛扑过来。程立早有防备,一个侧身,孔敬文扑了一个狗吃屎。程立掏出手铐,麻利地给孔敬文戴上了背铐。
民警迅速打扫现场,抓获贩假币分子5人,收缴假币18万元。至此,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战斗的圆满胜利,程立功不可没。程立真名叫孙建军,毫州市公安局治安民警大队队长。
4月初,在毫州市的双沟、五马、十八里、十九里等地相继发现了假币。市公安局汇总收缴的假币后发现这些假币的印刷质量较高,肉眼难以识别,票面的号码重复较多。断定这是一批出自海外黑社会分子之手伪造的机制版假人民币。这些假币同时在毫州的不同地方出现,可以认定,这是一个犯罪团伙所为。于是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侦破小组实施侦破。干警们通过大量工作,不久,掌握到一条重要线索:最近犯罪分子又从广东黑市购回大量的假币,正准备投放市场。为了尽快侦破此案,肃清假币,侦破组决定选派青年民警孙建军化名程立打入贩假集团中去。于是才有了前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孙建军首先选择孔敬文作为案情的爆破点,就抓住了孔贪婪的本性。孔已是SO多岁的中年人,仍不安分守己,花心不改,与本镇的一个离婚妇女长年姘居。他所称善交知已,其实只是为了开拓财路。只要谁给他一块骨头,他都会引为知己。在百货大楼,孙建军小施计谋,孔敬文就上了钩。通过孔敬文,孙建军一步步摸进了贩假集团内幕。
首犯李先启老奸巨猾,深藏不露。每次,都是他亲自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地下黑市”以1比10的比例购进假币,带回毫州,然后以1比5或1比4的比例批发给孔敬文等贩子投放市场。李先启成了一个十足的批发商。通过转手批发,牟取暴利。李先启的买卖当然不能同北京的马玉民同日而语。马玉民所操纵的买卖都颇具规模,而李先启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二级批发站”。但有一点相似的是,两个人都掌管一个人员不等、规模不一的假币营销网络,就像一个毒蜘蛛一样,通过长长的毒须把毒汁伸向金融流通领域,都是一群十恶不赦的恶魔。以往少量的批发生意,李先启决不会与陌生的“客户”直接发生联系,都是通过孔敬文等人中间联络穿梭。这次,当孙建军提出要以1比5的比例收购ZO万元货时,李先启得意忘形,亲自出马,终于栽进了圈套。
在孙建军接近孔敬文后,提出要去南方谈生意,只是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稳住贩假集团,避免假币的流失,另一方面专案组利用这一机会彻底调查了孔敬文及其周围的人,但都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和贩假集团的窝点。几天后,孙建军再次与孔敬文接头,用巨款实施引蛇出洞。狡猾的李先启却突然改变事先约定的交货地点和时间,专案组不得不改变原计划,实施第二套方案。当孙建军在茅草屋外犹豫的时候,不远处响起了鞭炮声,这是孙建军的战友给他发出的实施第二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