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香港历史
月13日,一个倒霉的日子,在广州汉军副都统英隆的押解下,琦善坐在囚车里向北而去。

    正是早春时节,南方的春天醒得早,油菜花摇着金色的小脑袋已经朝着人们笑丫。路边的池塘里,鸭群以不同于冬天的活泼神情在水中婧戏。一只小黄狗冲囚车汪汪叫着,旋即勇敢地跳过沟坎向马队冲来。士兵们并不理会它,它自己却被这阴暗的沉默弄得心虚,嗷地一嗓子改变了运动方向,折向路边去。

    琦善闭起了眼睛。春光刺目呵,这些景致过去竟没留意过。在这样的时候去欣赏南粤风景,着实有点奢侈。他身居高位时,目及处尽是庙堂社稷,青云白鹤,哪里曾往下看过?待真正把眼睛盯到地面时,却已是笼中之囚,连寻常百姓也不如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广东一地竟是他仕途的终结。想想半年,不,确切时间是四个半月之前,他是何等的威风!可是现在,除了沿途民众的唾骂再也没有别的。

    谁都把他当作遗臭万年的狗屎堆,都把脏水往他身上泼,可是,大厦将倾,难道是我琦善一人的罪过么?

    琦善主张和中打,是秉承皇帝的旨意的。道光帝当面教导他,不要像林则徐那样张扬滋堆,不要剌激洋人,并旦说林则徐可恶,那不就是说打的这条路子行不通么?既不让走林则徐这条路,那就是主和喽,可是,按着主和这条路子走下去,谁料想竟是这番结局呢?

    琦善觉得委屈。

    主和主战只是两种说法而已,根据国情,主和不行,难道主战就能取得胜利?

    几番战事,琦善有些是亲历过的。这是力量悬殊根本构不成对手的战氕。一方是红仪枪,鸟枪,大刀长矛,吨位比对方重许多倍、然而却不如对方灵巧,不如对方射捏远、不如对方炮弹杀伤力大的火炮;一方却是毛瑟枪、来复枪、火箭,精度很高、杀伤力很大的各式大炮。打仗时,并不比什么深邃的思想和过人的主张,它是要凭实力说活的,依天朝军队的实际情况,能和人家英军较劲吗?

    人家英军打仗前,往往要经过精心准备,什么勘察水深,计算方位,研究战术,水陆协调配合。可是我们清军呢?只会杀鸡歃盟,用妇人小褂和尿罐数只挂于阵前,说是能挡洋人妖术。打仗时,只会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士兵则如戏台上演戏般环绕炮台作疑兵状。用数千年前的计谋对付现代化武装的洋人,怎能打过人家呢?打不过人家,不要扰民也好,还尽令老百姓出气。每打一次败仗,清军败退时,就会引起大的劫掠。老百姓风闻洋人要来,早就躲避一空,哪知正好给溃败的清军以可乘之机,每个清军逃跑时都不忘去老百姓那里劫掠一通,把金银细软打进包囊,然后换上老百姓衣服逃命而去。

    逃到城里去的清兵将士也是盗贼般贪婪,淫棍般可耻。城里的窑子被他们转遍广,一些民女也难幸免。一些奉命调来打仗的将领不思打仗,都齐齐掉到温桑乡里不能自拔,哪像个打仗的样子?

    以这样一个情势,谁人能统帅了这支腐败的队伍?谁若能领导了这支队伍去取得胜利,那不是活见鬼吗?

    琦善没到广州之前,道光帝就已下令解散临时募召的兵勇乡丁,林则徐、邓廷桢等已落实大半,琦善到穗之后,不过是抓抓最后的落实罢了,现在仗打败了,道光帝全然忘记是自己下的命令,反而把帐一古脑儿全记在了琦善头上。

    接到怡良的奏报,道光帝勃然大怒,这个琦善竟然如此失职,连失沙角大角两地。他相信怡良(实际上也是林则徐的意思)说的,这完全是琦善一手造成的。于是道光皇帝立即下令,要对英人痛加剿洗,紧急调遣湖南、贵州、四川兵将驰援广州,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共赴广州抗敌。琦善则革去大学士职务,听候发落(设法堵御,调兵防守)。谁知命令刚发,怡良又一纸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三章 香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