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4
子,他一见管振勋来了,顿时大喜,赶忙把最近的情形和自己搜集到的证据等都详细地跟管振勋说了。

    管振勋听罢,摸了摸下巴,皱着眉头在营帐中踱步:“徐大人和高大人在海上?”

    项青云点点头:“是,徐大人和高大人带着三万水师接管了江南沿海所有的港口和码头,在几条重要航线上也都布置了人手,以防有人趁乱逃走。”

    管振勋点点头,继续来来回回地踱步。项青云也知道这件事不好办,他这半个月来,也陆续搜集到了不少物证,但他不管随便出手抓人,一方面,要是真按照那种但凡涉及走私就诛九族的规定来的话,整个江南官场,上到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下到周边附属县的小县令,有一个算一个地都要吃牢饭,毕竟这帮人不说参与了多少,至少都有受贿收贿,还知情不报。可另一方面,如果不狠狠地查、狠狠地抓,就完全扫不平江南这错综复杂如同蜘蛛网般的勾连关系,对日后推行市舶司的制度是个巨大的阻碍。

    项青云这几天,为了这件事,可真是愁白了头。管振勋愁不愁,他当然也愁,但他想起了临走前,皇帝曾说过的一句话——“严查倭寇”,他琢磨了会儿,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江南这档子事,是从倭寇开始的,自然也应该从倭寇结束,而且陛下日后是要开海禁的,也就是说,日后海上贸易将会变成一桩合法的事情,中关于走私那一段的严刑峻法自然也会被修改。既然如此,那这次清扫江南,就决不能用走私的名头公告天下,否则会有朝令夕改自打脸的嫌疑。

    管振勋定下了注意,便转头看向项青云:“将涉及假倭案的人员和物证整理出来,明儿把这批人抓了。”

    项青云一点就通,他立刻转身翻找起“假倭案”的涉案人员,说起这假倭一案,汪家、乔家首当其冲,汪家养了不少倭寇,这些倭寇也都招供了曾经劫掠沿海百姓的行径,至于乔家,本身就掌握了东瀛方向的航线,所以乔家主要的交易都是和倭人进行的,他们虽没有雇人扫荡沿海,包括很多倭寇用的船只都是他们卖出去的。

    要查假倭案,那就是要把与这两家有关的人员抓起来,项青云罗列了名字,钱谷用、江南造船厂的负责人叶镇、陈家一个负责外头生意的子弟陈拱,还有其他一些官员,这些都是有明确物证,证明了他们和汪家、乔家有生意、钱财上的往来,并与船只走私到东瀛这件事密切相关的人员。

    管振勋瞧着这名单,忍不住“啧”了一声:“没有宋府的人?”

    项青云叹了口气:“汪家的几处宅院都被烧毁,很多物证当时就烧了,而且宋府的人谨慎,从来只派管事与汪亮接触,连汪亮自己都无法在口供中直接指证宋贞吉,而且宋家人不做生意,只收钱。”

    “只受贿?”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暴君养成史简介 >暴君养成史目录 > 分卷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