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34节
全,要是有人来抓,咱们还能赶紧跑。”

    宋恂:“……”

    苗玉兰附和儿媳妇:“对对, 我听说码头这边不让摆摊,咱们快点卖完就赶紧跑。”

    “娘, 你听谁说的啊?”项远航指向旁边的几个小摊,“大家都在这摆, 怕啥?”

    “你懂什么?南湾县的所有大集我都去过,那种有红袖箍监管的才让人放心, 交了摊位费就可以放心摆摊。像码头这种没人管的地方,反而最难做。说不定啥时候就会窜出来两个红袖箍罚款。”苗玉兰嘟哝完, 又跟旁边卖烧饼的青年商量,“小伙子,你到那边摆摊去行不?”

    “嘿,大娘, 咱得讲个先来后到吧?”烧饼青年无语, “我都摆了一下午了, 不带挤兑人的吧?”

    “你看你都卖一下午了,筐里还剩这么多烧饼呢,这就是没摆对地方!”苗玉兰往远处的豆腐脑担子上一指说,“你到那个卖豆腐脑的同志旁边摆摊,人家买豆腐脑的时候,顺手就能买你一个烧饼。否则谁会在大夏天刚下船就吃干巴巴的烧饼啊?”

    卖豆腐脑的也是刚挑着担子过来的,他只在一早一晚天气凉快的时候摆摊,要不然豆腐脑容易变质。

    烧饼青年觉得这大娘说得有点道理,端着筐去了豆腐脑旁边。

    刚来没五分钟就劝走邻居,占据有利位置的苗玉兰十分得意,正想给小辈们传授一下自己的生意经,便看到两个红袖箍向他们走了过来。

    她忍不住“哎呦”了一声,慌张道:“今天来的时机不对,怎么刚来就被人抓住啦!”

    宋恂:“……”

    “宋书记,今天怎么有空来码头啊?你来坐船的?”其中一个中年红袖箍跟宋恂打招呼。

    “我陪家人来摆摊的。”宋恂为他介绍了苗玉兰三人的身份,又对几人说,“这位是市容卫生交通秩序管理队的裘队长,专门负责管理客运码头秩序的。”

    苗玉兰发现自家女婿跟红袖箍居然是认识的,心里顿时一松。

    然后不等其他人反应,便从兜里掏出一个瓶起子,欻欻起开两瓶汽水递过去:“天气挺热的,给两位管理队的同志解解暑。”

    管理队的两人推拒不得,只好接到手里,然后问:“宋书记,你们要在这摆摊啊?”

    “嗯,我大嫂带了一些啤酒汽水过来。”

    “哎,你可真行,不但让职工家属来摆摊,还要让亲戚朋友来摆摊。这码头都快被你们占满了!”

    “哈哈,我大嫂也是职工家属,来摆摊是正常的。”宋恂笑道,“否则我们公司每月一百块的管理费交得也太亏了。”

    其实宋恂与裘队长只见过三次面。

    第一次是他陪着港商来码头视察环境的时候,正好碰上他带着人来驱赶摆摊的小贩。

    地区为了配合飞速发展的旅游业,正在全地区范围内整治脏乱差,展开环境治理工作。

    小商小贩当然不能在码头影响海浦形象了。

    被驱赶的小贩中就有船员家属,对方认出了人群中的宋恂,便喊了他的名字。

    宋恂当时正在陪港商,没有过多停留,只让孙翊去处理了。

    第二次是他跟工会姜主席亲自去了管理队办公室,跟他们商量家属的摆摊问题。

    为了给无业家属寻份生计,他们跟裘队长商量,渔业公司愿意每月缴纳一定的管理费,让职工家属在管理队划定的范围内摆摊。

    因着只有二十个名额,公司并没有宣扬这件事,只让那些迫于生计来码头摆摊的家属先去公司登记,拿到摆摊许可后,就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被管理队驱赶了。

    当然,他们也提前声明过,公司只给大家交一年的钱,一年以后,家属们赚了钱就得自己交管理费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七零年代青云路简介 >七零年代青云路目录 > 第3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