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25节
民,一直未能成行,珍卿离开美国时曾在信中怅恨,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

    帮忙带礼物的王梦琼先生登门,转交华女士的礼物并代为问候。略事寒暄三哥帮她接待,珍卿回房间看华女士的信,她信中略述家事也,就开始夸奖珍卿的成就,说托人从大陆(美国)买她的画册,小儿子才两岁竟能瞧出好来。还有就是讨论回国从教的可能,说到最后,华女士也感叹不易回去,不能叫孩子见祖母和姑母,不然好孩子也必定被教坏。

    珍卿回完华女士的信出来,准备说回信给华女士寄回去,回礼还是劳王先生带回。听三哥跟信使先生相谈甚欢,珍卿一直没有机会说话,就听他们由国际局势聊到国内现状,又谈到海外华人的成就与失意,多少华侨华人飘零海外心系祖国。三哥惯经风雨、洞察世态,跟忧身患世的王先生相见恨晚。

    三哥察觉到珍卿在身边坐下,才转述刚刚获悉的王先生的身世经历。

    王梦琼先生祖籍在中国的琼州,幼失怙恃后,被在檀香山当地主的兄长接来,其后,这位兄长煞费苦心地栽培小兄弟。但王先生从小对文化课没兴趣,就喜欢上山下海、爬树摸鱼,在教室里捣蛋常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站不到一会就溜了,在校园里上房爬树、跳凳踢墙,文化知识他没学到多少,倒把身体锻炼得倍儿棒,但屡屡被退学把他老哥愁坏了。

    也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王先生机缘进入一所重视体育的教会中学,在田径、游泳和球类竞赛上崭露头角,顺利考入麻省的春田大学体育系,读了两年预科班,又读两年哲学、两年医学、一年运动人体科学,对以体育强健国民体质产生强烈兴趣。他获得春田大学体育学位后,留校做了五年体育系讲师,又熬了四年终于荣升副教授。此番来欧洲度假访亲,是想玩一圈回中国研究传统体育。

    王先生说跟珍卿夫妇神交已久,说易先生还在波士顿他就想拜访,但那时易先生跑到纽约省休养,他摸到波士顿最终缘悭一面。

    王先生说看过慕先生在美办的联合画展,当时易先生的画作相对较少,画展到巴黎他特意休假过来看,说许多画中以慕先生跟易先生作品最震撼人,她师徒俩的作品是富集中国风情的现代审美作品,比纯西风或纯中式更见功底和灵性。他曾为此在美国报纸上洋洋赞叹,盛赞慕先生和易先生的联合画展,于中国人是一次灿烂文化的唤醒,让在艺术领域自惭形秽的国人骄傲,当中夸誉盛赞不必细叙。

    王先生是不可多得的留洋体育家,此人意诚身正又有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三哥自然跟他讲起梁州文理大学,王先生听完就拊掌大赞叹,他不似其他大佬需要三顾茅庐,一听三哥说就直率地表达对梁大的兴趣。

    这对三哥尤其是意外之喜,珍卿也在旁边帮他敲边鼓。王先生发现两位主人也对体育感兴趣,就兴致盎然地聊起本职专业和研究兴趣,说他对西洋体育项目研究很深,近来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正在搜集五禽、太极、八极、形意、通背等拳术资料,打算做传统拳术的研究和推广,之前广托国内朋友搜集相关资料,但收到的资料不详实也不准确,王先生下决心回国实地探访。

    说到这些三哥的门路就多了,便说可找中医朋友和拳术团体帮忙,珍卿晓得一些图书馆或地方史志,也会记载传统拳术的派系和代表,如在海宁经常逛的东方图书馆等。在三哥和珍卿只是打电报和写信,在王梦琼先生却觉受惠无穷。

    继裴浚跟宋庭哉二先生后,他们又请新相识在家饭了。

    饭后王先生兴致勃勃地说,打算去传统拳术的发源处走访,三哥不厌其烦地调动知识库,讲某地是某种拳术的发源地,有某人还在坚持传承和发展。

    翌日,王先生夫妻带三个儿女再次登门,三哥、珍卿跟王先生又谈一天。第三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简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目录 > 第4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