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豺狼虎豹全不怕
功连年战争,军队一下深入新疆那么老远,建一城堡,表示这个地归我,但归我的地种不了粮食,粮食还得中原年年往那儿运,还没运到就被路上的运粮人吃差不多了。这事不划算,这地就不要了,撤回来。
当时基本是这种格局,疆域有大有小,实际上就是势力范围的消长。不像今天说我这儿立界碑,这地永远是我的。匈奴是游牧民族,就更谈不上有什么领土了。
昭君当国,汉匈40多年和睦相处。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咱们不定谁就是匈奴人的后代,完全有可能。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了明朝,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所以北京这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胡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你说我是最正宗的华夏民族,不可能。孔子说的都可能是闽南话,因为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跟北方方言的混合种,是胡音。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北京话以一票的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古汉语。
南匈奴跟汉人融合后,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东汉初,窦固、窦宪伯侄俩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在中国史籍上的最后一次记载是公元119年,此后踪迹不见。两个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其间200年他们在哪儿待着,不知道,他们出土文物很少,因为匈奴没有文字,所以出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货,自己没有文字记载,周边的民族也没有记载,所以历史学家就只能推测。
匈奴人在西徙的时候,打败了哥特人,哥特人打败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消灭了罗马帝国。所以罗马帝国要跟汉帝比,我们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实力跟我们差N等了。当时北匈奴是很厉害的,五世纪的时候,在欧洲的匈奴人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国王,叫阿提拉大王,今天在欧洲,阿提拉都是魔鬼的化身的意思。欧洲一说阿提拉或者成吉思汗,都是魔鬼的化身、上帝之鞭,意思是上帝派他们来进行末日审判,来拷打基督徒的。当时阿提拉横扫欧洲,欧洲各国的君主联合起来跟他作战都失败了,最后给他进贡了一个日耳曼绝色美女,新婚之夜才将他暗杀了。阿提拉一死,几个儿子争王位,匈奴帝国迅速瓦解。接着匈奴人就分成几支在欧洲定居下来,最主要的一支被称之为马扎尔人,他们在欧洲定居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匈牙利,一直到今天。匈牙利英文hungary的头三个字母是hun,在英语里就是匈奴的意思。因为上千年的混血,今天去匈牙利已经看不出匈牙利人有黄种人的模样了,看到的是白人。但是中心广场上古代国王的雕像明显是蒙古利亚人种,而且根据欧洲史籍对阿提拉的记载,不像欧洲人一样五官很分明很夸张,而是扁平脸,小眼睛,细细的眉,塌鼻梁,明显是黄种人。另外,只有中国人、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匈牙利这六个地方的人是姓在前,名在后,叫李小二,其他全是小二李。匈牙利人叫李小二,也算是先辈属于黄种人的例证。据说,芬兰人,还有爱沙尼亚人,可能也有点匈奴人的血统。
点背的张骞
汉武帝为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大月氏等国,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西域在地图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以东。其实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人种以高加索人种为主,语言是印欧语系,吐火罗语,相当于印度文字。所以当时玉门关、阳关就是国境线,天涯海角,“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正是这个。
大月氏本在祁连山,被匈奴打败后,匈奴单于拿大月氏王的脑袋做酒器,两国应该不共戴天。所以汉武帝就想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后听说大月氏迁到了西域,就派张骞带了100多人出使,这就是通西域的目的。张骞也点儿背,刚一出玉门关就被匈奴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