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9、公元前21世纪什么最贵
贵君轻,政在得民。给农民土地,不侵犯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国之根本是百姓,孟子的思想就是民本,是最闪耀人文主义光辉的。他在儒家当中被尊为亚圣,仅次于孔子。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是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说古代畏天,因为当时自然科学知识有限。人们把山崩、海啸、地震、日食、月食都看做是上天的惩罚,所以荀子那会儿就提出来,制天命而用之,你可以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后来有人把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叫人定胜天。这个是不可能的,你胜不了天,地震它就得地震,地震完了这个地方就废了,得迁走。你说你能战胜自然,还在那盖个城市,还震,服了吧。千万少说人定胜天,要不然霸王也不会别姬,但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民服务。

    今天更不应该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因为这个是非常可怕的,你如果过度开发,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比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长城是中国农牧业的天然分界线,我们老祖宗很明智的,长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种的,只能放牧,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呢,风不吹都能看见黄鼠狼。哪还有草原,就因为耕地,我就不信我就种,种的结果是粮食不长,草也不长,变成荒漠了。北京干吗老刮沙尘暴,就是长城那边变成荒漠了。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都要有规矩,何况自然。

    战国时期庄子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者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能者多劳,智者多忧,蔬食者就是平头百姓,当官的是肉食者。古诗说:“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大概跟庄子的话是一个意思吧。

    吓唬老百姓

    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法家咱们讲过,商鞅就是法家,法家跟儒家的区别有三点:第一,法家认为历史向前发展,当代胜过古代,要进行改革,不能以先王之道,治当今之世,就是说别拿前年的内存条来跑今年的新游戏。从统治思想上看,儒家强调的是法先王,干什么事儿得学古代。所以中国古代最牛的帝王是尧、舜、禹、汤、文、武,没有一个皇帝,敢说我比这哥六个还牛。你唐太宗也好,康熙大帝也好,他绝对不敢说,我比尧、舜、禹、汤、文、武牛,敢这么说的,那就是疯了。当然现在无所谓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是现在。所以儒家是法先王,法家则是法后王的典型,它认为以后比现在要强,所以咱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改革。可是中国古代改革总是困难重重,凡是进行改革的人最后一般都是迹近“奸臣”,商鞅还被五马分尸呢,五马分尸然后才六国一统呢,就是因为法家跟主流儒家思想违背了。得尊重祖宗,尊重祖宗的法度,所以天坛斋宫,很多地方皇帝宝座后面一块大匾,四个大字——敬天法祖。我们前面还提过一个提倡改革的人,管仲。管仲也是法家,法家一般不是很看重道德的作用,所以管仲说的话特别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别在那唱高调,吃饱了什么都明白,以此看来法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管仲那个时候。

    第二,主张以法为本。人类近代资产阶级提倡法治是制度的 “制”,强调制度的完善和不可触犯。法家强调的法治则是以法治国,治国的老百姓,国君不受。那法律本来就是皇帝制定的,比如说明太祖颁布圣旨:“朕有天下,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我拥有天下之后,让老百姓都遵守礼法,光有礼法不行,他不听话就定律以绳顽。冥顽不灵的,绳之以法。皇帝冥顽不灵没关系,因为皇帝不会不听自己的话。贵族呢,贵族有免死金牌,凭什么有金牌呢(奥运会上你又没拿第一),因为我祖先有功啊!像清朝的法律里面,贵族犯罪有八议,你如果是贵族,你犯罪,你跟八议沾边的,就可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简介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目录 > 9、公元前21世纪什么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