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立春那天,是二月四号,也是破五。
这天,春娃两岁了。
一家人给小娃娃庆了生,跟着吃了枚煮鸡蛋。
到了傍晚时分,抒文就赶回部队上了。
正月初六,启宽大哥一家回到了省城。
他带着家人过来,一起吃了顿饭。
说今年,启安和玉梅带着俩孩子回来了。李学军也回来探亲了,家里热闹得
很。小娃娃们聚在一起,天天打打闹闹的,就差把房顶给掀了。
把婶子吵吵得头疼,做饭也累得直不起腰来。
爹却欢喜得合不拢嘴。
徐甜甜一听,也放了心。
有这么多娃娃在,章家爹也顾不上冬娃了吧?
过了正月十五。
徐永泰趁着拉货,把翠翠娘送了回来。
春娃见了姥姥,就上去抱住了小腿。
现在,他也会认人了。
不见了姥姥,虽然没嗷嗷,可再见了就知道亲。
翠翠娘抱着春娃,也不肯撒手。
这可是她带大的娃啊,几天不见还真是想得慌。
*
到了三月,运动开始了。
在“大鸣大放”之后,知识分子阶层也分出了派别。
那些不爱国的,歪曲社会主义的,诋毁政府的,自然没啥好果子吃。那些爱发
牢骚的,喜欢说个怪话的,也被人记了下来。
还有一些喜欢提意见的,言辞偏激的,看问题片面的,也成了出头鸟。当然,
那些真正热爱祖国的,为工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自然相安无事。
抒文说,“部队上还好,没受啥波及。像报社里,个个都是党员,思想觉悟更
是非同一般,也没那么多歪思缪想……”
徐甜甜听了,稍稍松了口气。
这一次的重灾区,是文化界和教育界。
解放初期,思潮泛滥的源头也在于此。
对这批知识分子,她存在着两种观感。
后世解密之后,那些为了国家的石油化工、地质勘探、国防军工事业、桥梁建
筑、水利水电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着实令人钦佩。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也是受到国家重要保护的人才。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他们的待遇都超出常人。
即便是最艰苦的岁月,他们依然享受着配给制,基本上衣食无忧。从而把全部
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去。
可对那些耍笔杆子或耍嘴皮子的,却不好评说。
有一部分是被错划了的,受了不少冤屈。
后来也被纠正过来,摘了帽子,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还补发了工资。
可有一部分,思想上本来就有问题。
因为世界观不同,对新政权也抱着某种看法。瞧瞧后世的网络上,那些所谓的
“公知”,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建国初期,在各项规章制度刚刚建立的情况下,这些人跳得有多高?
就
可想而知了。
第87章
一九五七年, 从春天到秋天。
这场“反右”运动持续了近半年。
从最初的不点名批评,到对极右势力的点名批判。从最初对划分人数的限制,
到后来人员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最后的结果已偏离了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