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8节
青衣姑娘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嗯,好看是好看的,但自从他砍了我几次经费后,再好看我也觉得没有那么喜欢了。”

    “谁说不是呢?”另外一位红衣姑娘叹息道,“太狠辣了,那么多的要求,那么高的指标,钱少事多离家远,能撑下来,我都为自己骄傲。”

    “唉,人越美心越狠,”青衣姑娘捧起了脸,“我现在都不敢往他面前凑了,每次都谈公事,感觉像被父母考较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以前咱们为了表现都暗自较劲,现在居然都成了好姐妹……”

    “对啊,物是人非,莫过于此了。”

    两个姑娘对视一眼,嬉笑着给对方一个拥抱。

    第286章 天下熙熙

    新年将至, 东京城的芸芸众生有的开始期待着新的一年,有则在忧愁年节的用度该从何而来。

    从淮南而来的李家人便是前者。

    他们一家幸运地找到了给厢军做伙食的活计,从此在京城安居下来。

    更加幸运的是, 他们那支厢军在可以自己接活后,军汉们的收入便宽裕起来。

    每日吃食除了平日的麦饼、咸菜,又多加肉汤、油渣儿, 连带着李老汉儿一家也能沾到一点荤腥, 家中的小儿子脸上胸上都有些肉了。

    冬月的寒风之中,李老汉带着长女在城东的菜市上采集军中的年货。

    他们牵着一头大青驴, 驴身后拉着一架板车, 车上已经堆积了不少米面、干肉、还有被稻草仔细包裹着的一百个鸡蛋。

    “再买些盐,营里的年货便齐了。”李老汉面带笑意,“娃儿, 前边拐角有卖麻花的,你去买二两,咱们家的年节也得有点味道。”

    他女儿应了一声, 数了十几个钱,去街角的摊贩处, 那锅不大, 一锅老油里,正炸着面卷, 酥香的气味传得老远, 旁边的小孩都馋哭了。

    买了麻花,和小贩随意说了两句,他女儿走回来:“阿爹, 等会买了盐, 你便先回去吧, 我刚刚问了,码头最近有家米铺子要转手,我去看看,若是合适,就去寻你。”

    李老汉眼睛一亮,点头道:“好好好!听你的。”

    他的女儿十分聪明稳重,为了找合适的菜源,每日天刚亮就出门,去很远的地方买货,偶尔帮人带货,这两年,他们私下积了不少钱,最近,女儿提议在码头开一个小铺面,做吃食给码头的力工们。

    他们先用摊子试了试,力工们食量大,也需要一点油腥才有更多的力气做活,他们家油拌饭卖得尚可,能赚到钱。

    女儿说如今码头上船越来越多,铁路也快要完工了,将来这码头上的铺子必是要红火的,趁这时节先租下来,赚了钱再买下,咱家便能踏实了。

    这厢军里当伙头虽然也能生活,但着实有些辛苦,且平日要跟着队伍东奔西跑,李老汉感觉身子有些受不住了。

    “要是能在这京城外有个小铺子,咱家才算是真正立住了。”李老汉幻想了数息,和女儿买了盐,这才哼着歌儿,抽着驴,向军营走去。

    这两年,日子明明没怎么变,但好像,手头就是越来越宽松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回想着,好像是从他们在东京城找到活计开始的,厢军的外活越做越红火,他们也跟着沾了光,有了积蓄,娃儿还练了一手炒菜的好手艺,军里的汉子都夸这菜好吃。

    京城的粮价也还好,够吃,每年赚的钱能有些余……

    对了,就是这个!

    李老汉突然有些骄傲,因为他想明白了,因为这物价不那么贵!年中时城里有人说北方打仗,要把京城的粮食拿走,粮价一定会涨,当时可多人去买粮了,可过了好几个月,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化宋简介 >化宋目录 > 第20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