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8节
的能力,还可以追加。

    耶律大石拿着这张票据,手都是轻轻抖起来的,他就没这么富裕过,要知道他手下的将士,大多都是皮甲,先前辽国的铁甲骑兵已经大多在步护达岗之战,把装备送给女真人了。

    接下来经过的,是他经过几次都舍不得买的制药坊,不过这次赵士程便没那么大方了,因为药品本身产量就不高,他不可能把能救大宋子民的东西随便送给辽国,便只每样送了一千多粒,一个木匣子就能装完。

    但这东西的贵重程度一点都不输给衣料铁甲,如果用得好了,在关键时刻做用说不定比前两者更大。

    剩下的一些杂物,比如碱、比如望远镜,比如枪械,他都酌情给部分,还补充了一些弹药,吩咐他在关键时用,太远了的地方没法补充。

    ……

    等逛完后,耶律大石拿了十几张票据,都被他悄悄撕下一角衣襟包起来,放在心口处藏着,担心遗失,这些东西不是仅仅只是财物,还是大辽存续的重要筹码,比那些金银珠宝有用无数倍。

    在明白这一点后,在接下来商讨怎么交接幽云之地时,耶律大石便没了什么心理负担,开始与大宋商讨最初的“共治”之地。

    辽国如今也知道轻重,一开始,是不是让“共治”之地与大宋本土接壤的,否则大宋若是想要引兵攻来,就没有余地了,所以,双方妥协之后,是在辽国弄出一块“飞地”,不与大宋直接接壤。

    而地点还是选在燕京府西边良乡、玉河之间,那里的煤矿已经被发现,有辽国朝廷在少量开采,耶律大石本以为太子殿下会直接将这里的煤矿收为官有,但却没想到,他提出的办法是“合营”。

    “这是为何?”耶律大石不解。

    “因为钱,”赵士程倒了一杯茶,微笑问,“大石林牙也是饱学之士,不妨想想,若是我直接收为官营,辽国可能得到一分钱财?”

    耶律大石沉吟道:“不能,但这本就是我朝交易的一部分,并无错处。”

    “不错,可是,钱不是那样的花的,”赵士程给他仔细讲解,“辽国也好,大宋也罢,赋税根本,都是农户,他们一年的收成除了钱,便只有很微少的余留。这些余留,并不足够购买大量的货物,无论是碳石,又或者羊毛,都是买不了多少。”

    工业最需要的除了生产,就是消费,没有市场,那就没有价值,明朝时,郑和从南洋带回天量的胡椒,本以为可以充盈国库,但是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卖不出去,便只能折成工资发给官员,可饿死了不少人。

    耶律大石皱眉,他不是太能理解。

    “所以,需要放水、咳,需要创造需求,让人富有起来。”赵士程细心解释,“比如我给你羊毛卷,再给商户钱财,便能完成了一次交易,而你一个人用不了一万卷,会将布料发给治下,对不对?”

    耶律大石点头。

    “那么,这些人便省下了买布的钱,把这笔钱花在其它的地方。他买的东西多了,财富便增加了,而工坊也收到了钱,他可以把钱发给工匠,并且留下一部分,他和工匠的财富也增加了,对吗?”

    “而我支出的钱,是花在国防、花在国家抵抗外敌的必要支出。”赵士程说到这,顿了一下,给他一点理解的时间,“这就是一次完整的生产与消耗,而当这样的行为次数多起来,工坊的工匠们有了足够的钱,才能购买工坊里产物,周而复始。”

    “所以,辽国上下也必须参与到工坊的生产之中,成为其中一环,如此,当地的贫民有了补益,才能提供更多稳定的产出,等有钱时,才能购买我们更多的货物。”赵士程其实想讲得更详细,但这已经够对方消化了,再讲多会晕。

    他如今在大宋努力培养市场,准备将税赋的重担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化宋简介 >化宋目录 > 第17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