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节
策略长久不变的办法,他试图以援道入儒为借口,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改制,也就是对儒学的改良,继而让大汉实现长治久安。”

    “援道入儒?”小天子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新鲜的名词,他好奇地问道,

    “什么意思?”

    “这个……”傅干迟疑了一下说道,

    “说来话长,陛下愿意听吗?”

    “你说,你说……”小天子连连催促,

    “朕洗耳恭听。”傅干随即从高祖立国说起,讲到文景之治,讲到孝武皇帝独尊儒术,讲到儒道两家的血腥争斗,讲到石渠阁和白虎观之议……贾诩不时做出补充,尤其是儒道两家学说对治国之策的影响……两人不厌其烦地说了近一个时辰,而小天子一直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两位爱卿,儒学改良和南阳战场有什么直接关系?”小天子明白了

    “援道入儒”的意思后更加迷惑了。傅干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苦笑不语。

    贾诩皱眉思索了片刻,

    “陛下,这件事要从去年的南阳惨败说起。”去年南阳大战之所以惨败,根本原因是朝堂各方矛盾激化,权力争斗白热化了。

    以丞相李玮大人为首的改制派连出重拳,严重损害了以太傅杨彪大人为首的门阀士人的利益,双方血腥厮杀。

    如果不是大将军突然病危,长公主还政于陛下,长安差点毁于一旦。随着杨彪老大人退出朝堂,丞相大人失去辅弼之权,长安暂时稳定了,但这事没结束,激烈的矛盾不过被暂时压制而已。

    大将军病情好转后,更大的矛盾随即出现,那就是大汉的权力中枢转移到了晋阳。

    门阀士人们为了制约和削弱大将军的权力,以保护和巩固皇权为由,拿出了官制修改之策,试图把丞相大人和一帮改制派大臣赶出朝堂,继而借助陛下的力量,重掌朝政。

    丞相大人和军功阶层的利益是一致的,修改官制,首先就会触动军功阶层的利益,长公主情急之下,把太尉大人请到了晋阳,以求缓和长安的紧张形势。

    然后提前嫁给大将军,让晋阳凌驾于天子行台和长安朝廷之上,用强大的武力镇制长安。

    只有长安保持稳定,南阳战场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南阳的仗才能打得赢。

    南阳的仗打赢了,陛下建下了功业,天子行台才能慢慢代替晋阳掌控权柄。

    但是,长公主的愿望随着太尉大人在晋阳提出援道入儒之策而破灭了。

    太尉大人为了确保军功阶层的利益,突然提出援道入儒,意图复兴道家学说,这不能不让人想到祸乱社稷的黄巾军,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真实企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尉大人这是在威胁朝廷,威胁长公主和大将军。

    太尉大人过去是黄巾军大帅,今日军中将领大都出身黄巾,他们构成了今日朝廷上的军功阶层。

    军功阶层利益受损,太尉大人登高一呼,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丞相大人毫不犹豫,当即打出了支持

    “儒道相融,援道入儒”的大旗,提出了复兴

    “正统儒学”的建议,彻底杜绝了太尉大人复兴道家学说的企图,继而再次和军功阶层联手,以

    “釜底抽薪”之计向门阀士人发动了新一轮

    “攻击”。但丞相大人的目的不仅仅如此,他和太尉大人有更大的目标。

    刚才我说了,长公主提前嫁给大将军,是为了增加晋阳的实力,从而镇制长安稳定朝廷,然而现在丞相大人和太尉大人却要推行儒学改良之策,再度挑起长安各方的争斗,明摆着就是和晋阳对着干。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门阀士人会猛烈

    “反扑”,阻止此策的实施,朝廷会持续混乱,而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简介 >大汉帝国风云录目录 >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