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四节
本月初恳请殿下召回五州刺史,就是为了问询此事。”听说谷价太低严重伤害了农夫,长公主的神情立时变得极其凝重。

    本朝立国、强国之本就是农耕,如果农夫受到了严重伤害,国乱之日也就不远了。

    田畴接着徐荣的话,做了一番解释。一般来说,一户平均约为五口,如果种地百亩,不计其它收入,每年约收粟百石。

    一家五口人,一年吃饭要吃掉一大半。剩下的要缴纳田租和算赋,要雇人代役(本朝现在正是平定天下的时候,各类徭役非常多,有些农家人力不足,为了不误耕作,只好以每人若干钱的代价雇人代役)。

    这样一来,农家一年的收成就所剩无几,甚至没有剩余。其它诸如种子、耕畜、农具等项支出,以及四季衣服、食盐、杂用等费用,就要靠种植桑麻养殖等其它收入的有无多寡来定了。

    现在打仗多,牛、马、铁器、布帛、食盐都很紧张,很昂贵,而谷价因为朝廷的强行干涉,非常稳定,也非常低贱,两者物价极端不平衡。

    农夫低价出卖谷物,高价购买耕畜、农具和其他必需品,损失很大。尤其收获季节,各地官府和商贾有意打压粮价,更是让百姓苦不堪言。

    农夫的收入来自于耕种土地获得的谷粟,谷粟价贱,收入就低,他们就很穷苦。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很穷,入不敷出,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人活在世上,生也好,死也好,来来往往也好,都要钱。更可怕的是,一旦碰上灾荒之年,田地减收或者颗粒无收,农家怎么办?

    农家终年辛苦,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所得的收入除了自用之外,要缴纳田租赋税,要征服徭役,这些他们可以忍受。

    碰上水旱之灾,他们有朝廷的赈济,也能艰苦度日。但一旦官府急政暴虐,甚至某些官吏知法犯法,贪赃枉法,横征暴敛,农夫们就没有活路了。

    于是有的人不得不高息借贷,不得不卖儿卖女,不得不贱卖土地和住宅。

    农夫们要活下去,要吃饭,要养活父母妻儿,在土地出卖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依附于土地的购买者,也就是各地的门阀世族富豪们。

    本朝虽然严禁买卖土地,但农夫们活不下去了,他们还能遵从律法?门阀世族富豪们有钱有势,和当地官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府不报,朝廷怎么知道乡里之间有土地买卖的事?

    即使查到了,农夫为了活下去,他不承认,追查者又能怎么办?本朝现在是以

    “口”征赋税,这些人成了门阀世族富豪的

    “荫户”后,赋税由门阀世族富豪们代交,徭役也由他们雇人代役,日子是能过了,但这严重违背了大汉律法。

    而且由于门阀世族富豪们的田地多了,财富多了,实力大了,对朝廷形成了严重威胁。

    黄巾起事的教训历历在目。当年为什么会有数百万之众的农夫参加黄巾军?

    其中一个表面原因是灾荒。灾荒之年,颗粒无收,朝廷赈济如果不利,遭受重创的门阀世族富豪们如果无力庇护他们,这些没有土地的农夫随即彻底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他们马上就会烧杀抢掠,马上就会揭竿而起,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买卖,土地兼并。

    现在,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正在各地州郡开始蔓延。新政的实施让社稷得以迅速恢复,十五税一的低田租,支持发展商贸的优惠政策,盐铁酒茶的经营全面放开,朝廷对谷价的强力控制,使得很多占有大量土地的人在短短数年内便富裕起来。

    这些富裕起来的人,除了王公贵族、门阀世族、官僚士人、商贾富豪外,还有军功阶层。

    然而,促使这些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敛大量财富的主要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简介 >大汉帝国风云录目录 >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