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她吃苦,叫她跟着你去干活?”敏若又睨了舒窈一眼,舒窈讨好地冲她笑笑。
敏若呷了口茶,摇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今年不是时机。”
舒窈蹙眉,疑惑不解地问:“事儿不是都成了吗?这会叫芽芽跟着我,尽快做出些接过来岂不正好?”
“你当你皇父是吃素的?”敏若扬眉问道:“天下的事就都那么巧了,先头是遇刺,然后受重伤命在旦夕,马上有个道人出来给她治病又要她出家,解决了婚约,然后立刻就跟着你这个小姑姑做出了成就来,如此顺顺当当的,感情天下的好事都落在芽芽一人头上了?”
此时康熙还没生出怀疑,是因为这一路来她这边铺垫周全,首先对与弘恪的婚事,她就是支持态度,然后芽芽命垂一线时她悲痛欲绝和安儿发疯的样子也都真切,进行到如今,步步顺理成章,才没引起康熙的怀疑。
但有些事情,若是升起疑心,哪怕只是一念之间,足够将前面的布置全部粉碎。
所以如今,他们需要做的是“等”。
等时间,等芽芽的身体明面上大致恢复,等一切都尘埃落定让康熙习惯。
只有他对如今的结果习惯了,不会拿出来反复琢磨了,他们才真正地迎来一点安全。
舒窈有些讶然,呐呐道:“这……这些都说得过去啊。”
敏若摇头,这回眉眼间没那么轻松了,带着几分认真地对舒窈道:“你永远记着,与你皇父打交道,处处都要周全妥帖。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你皇父会相信巧合,也不能将希望寄托于运气。所有的棋,每走一步,都要算好、算周全,才能接着往下走,否则迟早会输得一败涂地。”
舒窈终于郑重起来,她抿抿唇,用力点了点头,“老师放心,我记着了。”
“你还不用怕,你只管安心做你的事情便是了。”敏若拍拍她的背,安抚道:“朝堂中的事,你听你阿玛的就没错——此去粤地,你可见到斐钰家的小娃娃了?听说小姑娘眉眼生得十分秀致,可是可爱极了?”
这孩子自幼跳脱,脑袋聪明但全聪明在火器上了,与人打交道全靠生来敏锐的直觉,这小动物一般的在外头或许够用,但在帝王家,却是不够的。
幸而她年少时便有缜密周全的雅南在身边,作为不起眼的小公主,也轻易不会与康熙和宫中的心思深沉之辈打什么交道。
而后来走的每一步,敏若、瑞初、蓁蓁她们许多人都站在舒窈身后,指点她怎样搭桥渡河,后来又多了法喀与海藿娜为她保驾护航,步步走来,也算安稳。
但有些话,敏若不得不提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