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吗?
他绝对不是没想过撮合弘恪和芽芽,从种种方面来看,芽芽也确实都是最合适与弘恪成婚的人选。
康熙之所以到现在都没开口,未必没有顾忌安儿的意思。
无论是为那两分塑料一样的父子情,还是因为还用得到安儿,敏若都诚心诚意地感谢他家祖宗——非常客气,一点不带骂人的那种。
好歹他安静到现在,让芽芽还有两年无忧无虑的自在日子可过。
希望他能够继续“善解人意”下去。
敏若由衷期盼。
毕竟能躺平摆烂,谁想上工干活呢?
用过早点,休息了一会,敏若拉着踏雪到庭院里遛弯锻炼,两刻钟时间一到立刻停止,卷着毯子往炕上一瘫,身下是暖炕,怀里是猫儿,惬意得让人连一根指头都不想动。
然后她就确实不动了。
黛澜在她身边看书,敏若出了一会神,想看书又不愿动,干脆就蹭黛澜的,还很不客气地反客为主指指点点,一会让慢点翻,一会让再等一下。
黛澜再好的脾气也没能忍多久,到底起身,把她近日翻到一半的那本书从外间架子上取来了,敏若拢着毯子抱住书便笑,自在地调整了一下姿势,专心致志地看自己的书去了。
康熙五十二年过得仍很平静,整个冬天,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常常在侧,至交二三全在身边,虽然又是一个女儿不在家的年,敏若也过得很舒心。
年前,安儿与康熙商量好了转年去关外的事,康熙答应得痛快,安儿提出想找个帮手,他也干脆地同意了,然后在听到安儿提出的人选时,似笑非笑地看了安儿许久。
安儿干脆讪笑道:“这不是宜妃母和五哥之托嘛,他们说九哥在京里游手好闲不干正经事,还不如跟着儿子去种地了。儿子想着,九哥种地不行,看个孩子总行吧?弘杳正是活泼不好看管的年岁,跟他的妈妈们都管不住他,伯父总能管住他了吧?”
“所以你就叫你九哥去给你带孩子?”康熙一扬眉。
安儿笑道:“那是为咱们大清建设关外农耕之本的重任做贡献!”
康熙白他一眼,问:“你九哥同意了?”
安儿老实地摇头:“没敢跟他说呢。”然后又讨好地笑道:“但您一声令下,九哥他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啊!”
康熙便知道了,宜妃想不到这一重,这是老五看不惯老九在朝中,总易被拉拢,怕老九一个不慎被人拉到船上去,干脆使出这一招釜底抽薪。
人都走了,京里的手再长,也不能伸到关外在老十的眼皮子底下拉拢老九。
——至于安儿会不会一起被拉拢这一点,康熙倒是完全不担心。安儿若是能被他的皇兄们拉拢,早就被拉拢去了,他那几个好儿子也不至于一个接着一个地折戟沉沙。
至于安儿和老九在外面自成一党,这个康熙也不担心。
安儿自请去关外操持试种稻之后,他心内可谓大定——这种时刻离京,足以说明安儿是真的全无争夺之心了。
结党?这哥俩跑到关外去结一党,叫什么?叫热河种稻党?在朝中有人认就怪了!
法喀都不带搭理他外甥的。
康熙忖了忖,觉着安儿这提议倒也不是不可行,虽说老九能耐才干在他的兄弟们里不算头一流,母族也不算非常有势力,但若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被拉拢住参与夺嫡了,也是给康熙添堵的一件事。
倒不如将他打发出去,反正老九和老十打小就好,老十嘴里喊着要让老九去带孩子,却也不可能坑老九。
没准在外头磨砺磨砺,还能正一正老九的心思,往正途上扳一扳。
心中想定了,康熙面上却是极淡的神情,仿佛是被安儿哀求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