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4节
家业慢慢攒能攒下来。

    如今韩氏能想通,一家人心往一处使,也是郑氏和永宁侯乐见其成的,也就还有几年就分家了,陆锦瑶也愿意做个好儿媳好弟妹。

    她有孩子,总得为孩子考虑。

    眼下除了春种,还有一件要紧事,就是清明回老家祭祖。

    往年都是永宁侯和郑氏回去,今年是顾见风请了假,代永宁侯回汝林祭祖扫墓。

    韩氏也得同行。

    作为侯府爵位的继承人,理应二人去。

    这厢把家里的事处理好,下午两人就走了。

    到汝林得几天之后了,不过顾见风有官职在身,这些都是能体谅的。

    等到第二天三月初八,宫里下旨,安庆帝身体不适,由秦王赵耀代为登坛祭天,主持农桑礼。

    一时间,朝中大臣纷纷猜测,最后问鼎那个位子的人会不会是秦王。

    安庆帝没有嫡子,陈王身体有疾,四皇子已殁,最年长的就是秦王。

    主持农桑礼,意味着亲近,这可是一年中的大事。

    秦王虽心里自得,可面上一点表现都没有,对门客只道是代皇上主持农桑礼,是为臣子的本分,还令下面的人管好自己的嘴。

    秦王总觉得自己离那个位子只差一步之遥,触手可碰。

    连天坛都爬不上去,那只能说明父皇身子骨又不如前了。

    还有,这几日上朝,秦王能清楚地感觉到父皇说话气短,还忍着咳意。

    御前还挂着珠帘,隔着细密的帘子看,秦王偶尔看见李德顺给他父皇递茶。

    金銮宝殿上飘荡着微不可闻的药味,并不重,混着别的味道,离得远根本闻不见。

    只是因为他站的靠前,才能闻到。

    连上朝都要喝药,他父皇身体真的大不行了。

    其实,这个年岁的大臣也有不少,好吃好喝的养着,身子都不错。

    只是他父皇操劳国事,把身子累坏了。

    秦王心想,等父皇退位,他定然请全御朝最好的大夫,让父皇颐养天年。

    到时,他的母亲,就是太后,他的母家,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三月初九登天坛祭天,这一晚,秦王比以往睡的都踏实。

    他梦见自己奉旨登基,六弟去东北当了位闲散王爷,对他心悦诚服。

    其余兄弟对他信任有加,他受百姓称赞……

    醒来时,赵耀还对那个梦回味不绝。

    若那是真的就好了。

    赵耀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天的暗示,若真是如此,那他离那个位子就只有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也许是明日,也许就是今天。

    赵耀醒的早,他由正妃服侍他穿上吉服,头上戴着属于王爷的冠冕,然后去皇宫受命天子,再领文武百官登天坛祭祀。

    其余几位皇子跟在赵耀身后,再后面才是文武百官。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御凤山。

    天朗气清,瑞风和煦,御凤山并不矮,但没有一人抱怨爬山累人,更无人敢坐轿子。

    到了吉时,祭天大典开始。

    赵耀在礼部宣词下,执香祭奠皇天后土。礼部也准备了猪牛羊等牲畜的头,祭天大典如期举行,只是祭典结束时,摆在祭台上的猪头砰一声从台上滚落到地上,仔细一看,猪头里面竟然是空的,只有一个壳子。

    刹那间,赵耀额头冒出细密的汗,山上风一吹,脊背透心凉。

    就像有支箭,从他胸口穿过去了。

    怎么会犯这种错误,祭奠的牲畜都是礼部准备的。

    李德顺只能当没有看见,走过去把猪头扶正,然后祭天大典就这么仓促地结束了。

    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简介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目录 > 第16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