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2节
说:

    ? 第122章

    纪慕云没有见到花家的人。

    莺歌打听回来, “四小姐的婆婆和伯母到了家里”,“老爷和六太太去迎接”,“到了外院摆酒席”,“客人到内院来了, 去看喜少爷”。

    傍晚曹延轩才露面, 眉宇间有着“完成一件事情”的轻松, 更多的是忧心与操劳,说了句“把话说清楚了。不合离, 喜哥儿留下”就不吭声了。

    听起来, 是花锦明和珍姐儿对外顶着夫妻的名头,实则分居两地, 各过各的日子。这样一来, 世人不会说曹家嫌贫爱富, 落井下石,喜哥儿也不用交给花家了。

    纪慕云拍拍胸口, “如此最好,四小姐安心调养, 喜少爷跟着您,长大读书也好, 练武也罢,丹青下棋, 若是算术好, 管着家里的铺子。”

    有她这么说,曹延轩心里舒服一些,端起茶盅“随他做什么, 平平安安就行了。”

    孩子跟着谁, 就和谁亲近, 珍姐儿这辈子有儿子在身边,生老病死有了依靠。

    可这么一来,花锦明回到金陵,纳妾、生庶子女就是必然的了,若是有心,带过来给珍姐儿磕个头、敬杯茶,若是偷懒,亦或不把珍姐儿放在眼里,根本就不必告诉曹家。

    喜哥儿乃是花锦明的嫡长子,按理该继承花家二房和花锦明的财产、人脉和名声,如今花锦明功名上没指望了,财产方面,会给他一份,多的会留给更亲近、更喜爱的庶子女。

    以珍姐儿和花锦明的冷淡,喜哥儿与花家长辈、堂兄弟姐妹不可能有情分,只能指望曹家的表兄弟了。

    日子长了,珍姐儿母子的日子就很难了。

    话说回来,两人背靠曹延轩和曹家,这一辈子不会挨饿受冻,比普通人强百倍,若和媛姐儿、玉姐儿琳姐儿和金陵姐妹们比起来,就只有仰视的份儿了。

    事关曹延轩的嫡长女,珍姐儿又是那个脾气,纪慕云决定不触霉头,把话题转开,问起喜哥儿的身体。

    很快,珍姐儿的事情在府里主子间传了开来。

    三太太本来打算过完年就回金陵,因媛姐儿的婚事定了下来,便打算吃完喜酒再走。听了这话,私下告诉六太太:“总算把喜哥儿留了下来。”六太太也吁一口气,“可不是,七叔没白忙活一场。”

    又低声说“听说那日,花太太本来是不同意留下孙子的,还是花锦明说,四小姐生的时候遭了罪,花太太才不说话了。”

    三太太撇一撇嘴,“这种事情,男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等花锦明回了金陵,还不是想纳几个就纳几个,想生几个就生几个。”

    这句话,六太太是赞成的,想想也发愁:“好在有七叔,四小姐的日子是不用愁的。”

    因两人是嫡亲妯娌,又是无人处,三太太便说了心里话:“四丫头那个性子,再好的日子,怕是也过不长。”

    媛姐儿听说了,难免胡思乱想,到纪慕云处念“怎么会这样?”

    自打去过雍和宫,纪慕云便画了一幅白檀木佛像,挂起来给媛姐儿照着描,安慰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四小姐跟着七爷,日子能过得安稳。”

    想到再过两月,自己也要离开家,到一个陌生地方,和一个几乎是陌生的男人朝夕相处,媛姐儿想想就心怀畏惧。“姨娘,四姐姐虽然,虽然脾气大了些,可,可花家的事,也不是四姐姐愿意的。花家未免也太无情无义了些。”

    纪慕云喜欢媛姐儿的态度:珍姐儿对媛姐儿再不好,也是在家里,对外,两人是曹家女,尤其是七房的女儿。

    “夫妻之间的事,旁人谁也说不清。只能说,四小姐和四姑爷的运气差了些。”她细细告诉媛姐儿,“若没有花家的事,两人磕磕绊绊的,总能过日子;花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简介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目录 > 第10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