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节
地,还是勤快点好,纪慕云早早出了门。

    院中花圃种着的芍药开了,牵牛花在墙壁藤蔓间伸出头,出了院门,她回头望,见自己的住处是“双翠阁”。

    正值初夏,清风拂面,青石铺就的道路带着露水,两边花红柳绿,草木扶苏,令人心旷神怡。

    远处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假山,山上爬满厚厚的青苔,前几日下过雨,池水满满溢到池边,旁边有一个只能容两人的朱红亭子。

    冬梅带她拐过假山,指着另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小路:“那边是花园,冬天有梅花,前阵有牡丹,秋天有菊花,您若喜欢,可以去采回来插瓶。”

    纪慕云信目眺望,果然,道路尽头是一个月亮形状的门洞。

    再往前行,便到了一处坐北朝南的院落,有仆妇守在门口。顺着抄手游廊走进去,院落中间铺着方方正正的青石,每进院子都是五间正屋,三进厢房,院中或坐落假山,或放着四个巨大沉重的青铜缸,缸里养着莲花,或搭着葡萄架。

    到了第五进,几位仆妇立在屋檐下,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花香--院中种满了或红或黄或白的鲜花。

    纪慕云松了口气,总算到了。

    远远望见两人,一个大丫鬟回到正屋,想来去禀告了。果然,纪慕云踏上台阶,小丫鬟就一掀青绸帘子,程妈妈笑模笑样地出来,“姨娘来的这么早?夫人还在梳妆。”

    纪慕云恭敬地答“妾身想,第一天来,怕路上耽搁了,便出来的早了些。”

    程妈妈满意地嗯一声,带她到西厢房中间的房间喝茶,“姨娘每日巳时过来,便差不多了。”她记在心里。

    此处被布置成歇脚的地方,有小丫鬟从厢房尽头的房间端来热茶和茶食。

    果然,不到巳时,守在门口的冬梅来叫,纪慕云出了厢房,正好见到两位年轻妇人在丫鬟仆妇的簇拥下并肩从外面行来:左首葱绿盘金线衣裙的女子二十三、四岁,堕马髻插了三根赤金花簪,金耳坠,瓜子脸水蛇腰,眼神很灵活;右首穿松香色对襟褙子的女子年纪稍大,脸颊方正,梳了高髻,戴一朵点翠珊瑚绿松石珠花,身边跟着一位十二、三岁、穿果绿衣裙的女孩子,一大一小面目非常相似。

    大概是曹七爷的妾室和女儿了。

    两队人越走越近,目光不约而同盯在她身上,脚步却没有停,纪慕云平心静气,在两人身后上了台阶。

    七太太的屋子宽阔敞亮,铺着大红色步步莲花地毡,迎面中堂挂了牡丹图,高及屋顶的多宝格摆着羊脂玉佛手,汝窑冰裂纹耸肩瓶,掐丝珐琅花篮状手炉....令人眼花缭乱。屋角立着数棵美人蕉,窗边摆着花梨木案几,上面供着四色鲜果和三柱静静燃烧的檀香。

    今日七太太梳了高高的牡丹髻,衔着四枚宝结的赤金累丝红宝石凤钗,酒盅大的绛桃掩鬓,龙眼大的赤金红宝石耳环,真红色洒金通袖袄,翠盖拖泥妆花罗裙,白白的面孔涂了大红口脂,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端坐房间正中。

    一旁侍立的程妈妈戴一朵枣红色的绢花,笑吟吟地打量三位姨娘。

    七太太身边有一把空着的黄梨木太师椅,应该是留给男主人的,下面罗列三把铺着大红软垫的玫瑰椅。

    “去看看四小姐和宝少爷。”七太太懒洋洋地,朝门口小丫鬟扬一扬下巴,待小丫鬟灵巧地出去了,才和蔼地问纪慕云:“昨晚歇的可好?”

    纪慕云恭敬地屈膝行礼,“回太太话,还好。”

    七太太笑道:“是个拘谨的。”又对程妈妈说“我倒忘了,这三个啊,还不知谁是谁呢。”

    程妈妈便走前两步,指着松香色衣裳的妇人:“这是于姨娘,入门最早,年纪最长,是我们六小姐的生母。”又指着第二位妇人,“这位是夏姨娘,以前是夫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简介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目录 > 第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