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节
上戴着嵌明珠赤金镯子,珠光宝气的比实际年龄年长许多。

    母女身后侍立一位年长仆妇、两位大丫鬟和两位小丫鬟,或戴赤金填青玉簪子,或戴珠花、玉镯,放到别处像大户人家的小姐。

    纪慕云收回目光,盯着手里的茶盅。

    屋里的话题移到针线上:史太太夸奖云娘“针线好着呢,您看看,都是自己做的。”七太太便笑道“过来我瞧瞧。”

    纪慕云恭敬地走前两步,把手里帕子碰上去,又任由七太太和年长仆妇细瞧自己腰间佩着的海棠花荷包。

    “手可真巧。”七太太透着满意,夸奖道“是个内秀的。”

    歇了一盅茶,七太太话语露出疲倦,用一方销金帕子按按唇角,笑道:“相逢就是有缘,桂芬。”

    一个容长脸丫鬟便走上前来,递来一个镶珠嵌金线的大红绣喜鹊登枝荷包,纪慕云恭恭敬敬接了,向七太太道谢。

    史太太忙站起来告辞:“您贵人事忙,别为我们耽搁。改日您有空,再上府里请安。”

    七太太矜持地笑,“我手里事多,以后你过来,找我身边的程妈妈。”

    史太太和年长仆妇双双应了。

    出得屋去,纪慕云戴上帷帽,深深吸一口带着雨露的新鲜空气,史太太也放松下来。身后小丫鬟探出个头,“妈妈留步,我们夫人还有话。”

    史太太忙回到屋里,剩下纪慕云独立屋檐下,借着帷帽的遮掩打量四周:身边是训练有素的丫鬟,台阶下面立着孔武有力的健妇,一副内宅用的滑竿立在石桌边。

    七太太身体不好吗?她想。

    回去的路上,史太太没口子称赞七太太“大方”,七老爷“已是举人,在往上就是人上人”。

    不用史太太,金陵人家谁不知道,金陵六大家之首的曹家乃是书香门第,世代官宦,前朝曾出过阁老。如今曹家子嗣昌盛,在京城任侍郎的,分散四地为官的,在金陵、京城读书备考的,一副兴盛气象。

    曹家在金陵及周边经营多年,铺子、店面不计其数,是有名的富贵之家,金林斋就是曹家的产业。便是历任金陵知府到任,强龙不压地头蛇,也要与曹家商量着教书、水利和大大小小的年节之事。

    “七太太真是个爽快人儿。”史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拍拍纪慕云手臂,一副“我说什么来着的模样”,“七太太说了,让我明日到府里去,八成有喜讯。若是成了,记得给你婶子做一双媒人鞋。”

    纪慕云既惊喜,又感激,“您放心,一定孝敬您。”

    她由衷希望,七太太能给自己介绍一门踏踏实实的婚事。

    作者有话说:

    开新文了~感谢老读者的关照,欢迎新读者,鞠躬!

    新文预收:《状元夫人的和离之路》

    父母意外亡故,14岁的温菁菁推掉婚事,带着没长大的弟弟,苦苦经营唯一的铺子。

    弟弟成家了,21岁的温菁菁成了老姑娘,婚事尴尬,被媒人说动,嫁给金陵大族家主嫡子、有妾有子的武状元丁柏为妻。

    时移事迁,29岁的温菁菁心灰意冷,离开丁家,搬到郊外庄子。

    数年之后,温菁菁身染重病,在丁柏怀抱离开人世。

    再一睁眼,温菁菁回到24岁,刚刚嫁进丁家一年。

    这一回,温菁菁开铺子,挣大钱,心平气和地把和离书递到丁柏面前,还发了张好人卡:“我不愿再与你过日子,缘尽于此,各走各路。”

    丁柏把和离书撕成两半:“既娶了你,便是有缘。此事休要再提。”

    第2章

    当天晚上,纪慕云被父亲纪长林带回来的消息惊呆了。

    “史太太来说,东主太太看中了你,要纳你为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简介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目录 > 第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