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51章 分崩离析的前兆
滞留七载,才在张松的推荐下,被任命为新都县令。

    只是,那新都也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法正本身也不是一个善于内政治理的人物。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在新都待了三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不过幸有张松帮衬,回到成都之后,又担任了代理军议校尉。

    什么是军议校尉?

    简而言之,就是类似于后世参谋的职务。

    军中有事情的时候,你过去旁听一下,提一些建议。当然了,会不会被采纳,是另外一回事。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更何况法正这个军议校尉,还是个代理。

    他即便有好的主意,谁又会放在心上?所以说,这个军议校尉的职务,其实就是看在张松的面子上,给他的一个职务。俸禄不过六百石,在成都那种繁华之地,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而李儒开始搅乱益州经济之后,成都的生活费用也随之高涨。

    法正虽然不需要靠别人的救济,可是想在成都生活,却也是大不易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法正认识了李儒。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李儒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叫袁玄硕,颇有能力。李儒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考察法正,发现此人有奇谋,非比等闲。

    于是便开始试图拉拢法正,渐渐的试探出了法正的心思。

    曹操征伐幽州,在淮南设立三郡;曹朋入主南阳,与刘备交战不止……在这种状况下,刘璋却不是考虑着如何发展壮大,平抑成都飞涨的物价,反而大肆谋取私利,想着偏安一隅。

    法正觉得,跟随刘璋,难有作为。

    和李儒的几次交谈中,不自觉的便流露出了想要另寻明主的想法。

    可是,投奔何人?

    刘备?

    而今连一个容身之所都没有,法正并没有考虑。

    那么孙权?

    虽说孙权手握江东六郡,却由于地域限制,同样很难壮大。长江天堑固然给江东六郡以屏障,同时也阻隔了江东谋取中原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可以选择的,只有曹操一人。

    偏偏这曹操手下,能人无数。

    法正一没有名气,二没有靠山,三没有资历,想要立足也非常困难。

    用一句很‘三国’的话来说,那就是:苦于没有引介之人……

    同时,他对曹操也不太了解,搞不清楚这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这时候,李儒便为他提出了建议。

    “我听人说,曹丞相手下有一人,才情卓绝,胸怀乾坤。

    他乃曹丞相本家,甚得曹丞相信赖。曾做陋室铭,爱莲说,被世人所称赞,品德高尚;此人有三篇文章传世,为天下读书人所知。曾助其兄长,建设海西,造就如今之两淮富庶之地。

    此人重义,只因当年吕布借他二百虎贲,在吕布死后,拼着身家性命,送吕布家眷远赴海外。

    此人重情,因结义兄弟被人所害,不惜抛弃学业,出山报仇。

    此人有大德行,官渡之战时,斩颜良,诛文丑,为酸枣数万百姓之性命,长跪堂前,使得曹丞相不得不同意,护送百姓撤离。延津一战,此人不顾性命,将曹丞相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可又因为其家人长者被人所害,一怒之下怒闯护国将军府,斩了那刁奴,幽居三年。

    此人有大义!

    当年临沂侯刘光出使匈奴,为保住朝廷颜面,舍生忘死。

    后出镇河西,安抚羌胡,稳定边塞,战马腾,取金城,复夺陇西……

    若孝直能得此人看重,则必能有大前程。我听人说,凡他门下所出,而今最差的也是个千石大员。

    不知孝直可有意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贼简介 >曹贼目录 > 第651章 分崩离析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