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五章:长安盛景
被获准出馆。

    要知道作为使者进入长安,都被限制只能在外使馆和鸿胪司内活动,轻易不允许上街。

    “多谢天官。”

    一众使者纷纷称谢,一时间蒋雨的耳畔又是一阵喧嚣。

    蒋雨没有再继续停留,迈步向着前方鸿胪司的主阁快步走去,很快便走入了阁中。

    一众使者则是欢天喜地的离开了长廊,往着外使馆的方向快步走去,他们早想看看这长安到底是什么样的模样。

    进城之后便被直接带到了外使馆中,根本根本没有机会游历长安一番。

    他们原本身处本国,哪里见过如此巨大的城池。

    一众使者沉浸在喜悦之中,却没有注意到有一道视线从刚刚开始便一直停留在他们的身上,那视线正是从鸿胪司主阁的方向投来。

    其实并非是蒋雨真的善心大发,让这些使臣参与盛会,本就是交代下来的命令。

    至于原因则很简单,长安城内举办的这一场盛会,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更是为了宣扬文化,彰显国力。

    北疆、辽东、朝鲜三战,明军德威,远扬四海。

    西域一战,明军所向披靡之势深入众人之心。

    张燕威震南疆,灭国林邑,更是使得南疆诸国惊惧不已。

    很多国家和部族刚刚形成文明不久,甚至还是茹毛饮血,他们有很多都还是部族,连国家都不是,远远落后于汉地。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在华夏的周围,他们看着汉地的居民的生活,上至国主,下执平民百姓,皆是对华夏文化无比向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明国如今国力举世无双,原本在汉时,周围的这些小国部族,对于汉地文化就是十分的憧憬,哪怕作为从属都想要加入华夏。

    比如难楼,上谷乌桓数十万骑,雄踞一方,但是却是对于华夏文化极为痴迷,习汉文,讲汉语,甚至是穿戴汉服。

    许安本来想要下令所有的番邦国家都必须要使用大明官话,也就是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汉字。

    但是结果是命令还没有发下去,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周围的不少国家,很早就开始使用汉字作为国家的文字,甚至平日里交流也有不少的汉语,各国的贵族基本都会汉字与汉语言,甚至还有汉名。

    华夏文化一直影响着周边的国家,而这一影响在明国建立,明军的横扫四方之后变得更为显着。

    华夏文化早已是形成了文化圈,而当影响扩大之后,一些周边国家派出使臣前往长安。

    他们都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向大明进贡称臣,有的甚至还希望大明能够派出官吏,来接受他们,他们想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如今的外使馆中,就有十余名国家持着各自国主的书信,想要并入明国境内,请求大明册封。

    长安的这一场盛会,不仅仅只是一场单纯的盛会。

    许安想要借助这一场盛会,让天下人都知晓大明的包容,知晓大明的恢弘,知晓大明的强盛。

    布国威于寰宇、扬长安于天下。

    相比于军事上的征服,文化的影响才是更为长久。

    ……

    东西两市灯火通明,长安城的街道之上,一盏盏明灯亮起。

    头缠着黄帽,身穿着浅蓝色制服的守夜人拿着灯笼,将点燃了道路上的林立的路灯,一一点燃,

    长安的宵禁一般都是在黄昏之后的一个时辰之后才实行,比起一般城池的日落则禁要晚的多。

    因此在长安的街道之上立着不少的路灯,这些路灯每当黄昏来临之时,都由专门的守夜人点起,平日里路灯只会亮起重要的地方,为过路的行人照亮道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黄天之世简介 >黄天之世目录 > 第九百一十五章:长安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