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4节
情况的。听说爹娘都去世了,只有一个姐姐在。

    纪思华想出声提醒爷爷,又怕太过贸然,反而让宋苗两人尴尬。

    但是米宝两人却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他简单地把自家情况给说了一下。

    纪老头颇有些惊讶,心中不禁感叹这姐弟四人的命运坎坷。

    可有个词怎么说来着,苦尽甘来。

    有句话又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姐弟四人在逃荒路上把一辈子的苦难都经历遍了。

    人生在世的几大苦,比如挨饿受冻,比如至亲离世,他们在小小年纪时就体会了一遭,那么往后的人生路必定走得顺遂。

    这并非是他迷信,他不信命不信运,只是觉得小时候有这种经历的人,等长大了就有面对各种困难的勇气。

    再苦,还能苦得过小时候吗?

    纪老头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这种经历,而对两人带上同情的目光,态度依旧如刚刚一般。

    这让米宝和小妹感到轻松舒服,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没有爹娘,就比别人来得更可怜。

    他们还有别人都没有的姐姐呢!

    世界上最好的姐姐!

    一行人看似在慢悠悠走着。

    但小妹和米宝有些着急,怕姐姐担心他们。

    可想到身边有个瞧着腿脚有些不方便的老人,也只能按捺下心中的急躁,

    纪老头前两个月休养身体,一直没有出门闲逛,如今看着一切事物,都觉得无比新鲜。

    平和县是他的故乡,只是他十多岁时他便离家出门闯荡,后来进了部队,又到处奔波。

    等打完仗了,得跟着部队驻扎在大西北,要不就住首都中,难得能回来一趟。

    不是难得,掰起手指头数数,得有三十多年没再回来了。

    只是故乡终究是故乡,平和县在他的生命中的占比虽少,可这里却有他儿时回忆,有他跟家人相处时的记忆。

    世道变化大,纪老头心中不禁感慨,平和县发展的是真的好啊,这里的干部想必是个好干部。

    一行人到达槐花巷子时,时间已快十一点。

    槐花是四五月开花的,当下巷口槐花树依旧是光秃秃的枝丫。

    只是这树枝上,似乎有嫩绿的叶子已经冒了出来,示意着春天已到,它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轮回。

    纪老头原本对这一块地方还有些陌生,可当他看到槐花树时,立刻就把这条巷子给认了出来。

    他惊喜道:“这不就是那棵百年老槐树吗,我记得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绕到这里来的!”

    米宝点点头:“那条路最近在修,修几个月了都,估摸着得四五月份才能修好。”

    纪老头看着槐花树长长叹声气,不禁摸了摸着干枯粗糙沟壑纵横的老树皮,心中又回想起往事。

    他拍拍树皮,唏嘘道:“我当年常跑到这条巷子中玩,捉迷藏翻跟头斗蟋蟀都玩过,如今也不晓得那些玩伴还在不在。”

    到了他这个年纪,儿时玩伴都已步入暮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疏远。有些人见面了,或许都认不出来彼此。有些甚至已经离世,连见面都无法再见面。

    纪老头突然不太敢进去了,他转过头问米宝:“这巷子里,还有没有一户姓孟的人家?”

    米宝点点头:“有的。”

    纪老头松口气,拄着拐杖慢慢往巷子里走,边走边问:“那这户人家咋样啦,家里人口多不多,过得咋样?”

    米宝猜他问的是孟阿姨家,因为整条巷子中唯有孟阿姨是姓孟。

    他现想想道:“我也不确定这家人是不是就是您说的那户,不过我们这里只有一个人姓孟。”

    纪老头脚步一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简介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目录 > 第17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