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5节
块地皮,以后肯定得涨价。”

    不得不说,老白家的人都有一颗做生意的脑子。

    “买地皮倒是可以,但是我和俊俊哥现在都是公职人员,要是名下财产过多的话,怕是……”

    “这有什么,就以我和你爷爷的名义送你们就行了,我和你爷爷工作了这么多年,当年补发的工资都没动呢,别说买这一块地皮了,就算买十块地皮也买得起。”

    周家和白家老早以前都是富裕家庭,白振华两口子虽然那几年受了灾,但其实损失并不大,因为白家和周家的不动产比较多,当初好些房子都被分配出去了,按理说是很难要回来的,可问题是,当初让白振华一家下放的涉外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居然成了一个优势,白文渊的回国搞研究,以及白文旻回国投资的缘故,让这些院子回来的尤为顺利。

    还有就是登记在册的古董首饰什么的,这些他们都是有单子的,也藏的好好的,损失的最多的,也不过是当年明面上的财物,以及几个院子被市政规划成了公共公园罢了。

    但那些公园虽说是免费游览的,可地契还在他们手上呢,所有人也不是国家,还是周白两家人。

    且不说别人,只说坐牢的周淑丽,如今的儿童少年基金会的第一笔捐助就是来源于她,一共六万元整,在这个万元户都能上报纸的年代,可见她有多富有。

    所以周淑贤如此财大气粗的说买能买十块地皮,也不纯粹是吹牛。

    白芙美这边商量买地皮的事,高付俊那边也在商量买地皮的事。

    还是为了咸菜厂的出口问题。

    “这边有港口,而且作为特区,这边未来肯定是要发展空运的,如今做出口无非是两种方法,要么海运,要么转机港城做空运,这边都是最好的地理位置,如果出口的产品还是在京城那边的话,运输成本将会高很多,所以说实在话,在这边建设一个分厂,或者说直接将厂址搬迁到这边来,才是最好的。”

    高付俊的咸菜厂,主打的产品是调料与伴饭菜(咸菜),其中,除却酱油、醋这些对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产品外,其他的产品到南方来也是能继续做的。

    “我的建议是做产品分割,比如说京城的厂子作为调料厂,而这边的厂则是作为咸菜厂,这样就不分一厂二厂,直接都是总厂。”白文麟是做贸易的,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清楚的很:“到时候以两个厂子的名义做出口,各自走各自的税务,谁都不牵扯到谁,这样不仅账目上比较清晰,在纳税方面,也能避免很多弯路。”

    白文麒倒是更希望总厂搬迁到鹏城来,而京城那边的旧厂址,则是转为专门用来晒酱的场地,直接不参与到贸易中来,只作为一个功能性的厂址。

    兄弟俩一人点了根烟,谁也说服不了谁。

    前者站在贸易的角度,给高付俊分析产品分割的利弊,后者站在出口商人的角度,当然希望少干活,只做一次交接,而不是跟两个厂子,签两份合同,甚至还要派遣两个会计团队和这边接洽。

    高付俊倒是没想那么远,他只觉得有些忐忑:“开分厂容易,可问题是,我那么些产品做出来,真的能卖的出去么?”

    别到时候产品出来了,卖不出去砸手里了,那才是真的凄惨了。

    谁曾想,这话刚一出口,刚刚还谁也不让谁的兄弟俩,立刻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不约而同的挑挑眉。

    白文麒:“你在看不起谁?我,白文麒,漂亮国唐人街最大的商超持有者,你那点儿产品,我只怕产额不够。”

    而白文麟也头疼的捂住脑袋:“你对我们没信心,也对华国有点信心啊,无论华国目前是多么的贫穷,但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你知道多少外国品牌,想要进来分一杯羹么?”

    “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年代文里当戏精简介 >在年代文里当戏精目录 > 第15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