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
孙桂芳拍了拍心口。
“谁说不是呢。”
八十年代的人贩子可是很嚣张的,全国各地丢失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
幸福镇接连发生两起关于孩子的案子,也引起了上头的注意,开始更加严格查管起来。
“听说警察又抓走了好几个人,都是把闺女卖给那对夫妇的人,有老马沟的,也有三岔山的,还有崂山的呢!”
“崂山怎么也有啊?”
“嘿,别不信,崂山卖女儿的最多了!就为了给儿子攒彩礼娶媳妇儿.....”
崂山再次出现在人们口中,名声却极其不好,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在让崂山的乡亲们迁出大山。
因为靠着山过日子,夏季暴雨,冬季大雪,都出了不好事儿,所以建议崂山乡亲们搬离那个地方。
可这事儿并不容易,首先得有合适的地方让崂山那么多乡民能够住下,其次是崂山乡民能不能答应搬走。
这几天田家岗生产队的人都在议论这事儿。
没多久队长开了会。
“你们也听说了,崂山那边是建议他们搬出大山生活的,但是呢,目前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实在是不够大,所以就只能用另一个办法,把人引进各个生产队。”
赵五站起来问,“就是让崂山的人搬进咱们生产队生活吗?”
“对,”队长点头,“这事儿我还是得问问大伙儿的意见,毕竟真要搬进来,那肯定不是一两户人,而且不是有住的地方就行了,咱们还要完全接纳他们,不能排斥。”
杨继西倒是没啥意见,可经过崂山有人卖姑娘的事儿后,到底有些好感减少了。
和他这么想的人太多了。
其中于大就起来朗声道,“我就怕他们有异心,万一再干出点丢人的事儿怎么办?”
“这个大家请放心,”队长大声道,“犯事儿的人已经全部被带走,其余乡民也是很震惊这件事的,他们没有参与,更是不知情。”
“谁知道他们知情不。”
“就是,他们都是一个地儿的,万一互相隐瞒呢?”
队长见大伙儿吵闹得厉害,赶紧敲了敲铜锣,“仔细听我说!”
大伙儿安静下来。
“犯事的人家借口把女儿送到别家做童养媳或者是干亲......”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做童养媳和把人卖了有啥区别!”
“就是,我们坚决不同意崂山的人呢住进来!”
“不同意!”
“不同意!”
副队长见此叹了口气,对一旁的队长道,“我就说这事儿不行吧,别的生产队都没通过队员的同意,咱们生产队也算了吧。”
“可镇长说了,就算是不同意,也会强制把人分配过来,那到时候.....”
一想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队长的脑袋就开始疼了。
“那咱们这会儿就说?”
“那不得吵得更厉害?”
“可这会儿不说,等强制分配后.....怕是会闹得更大。”
副队长的话让队长一咬牙,站起身大声说起强制分配的事儿,这下晒坝上的人都安静下来。
“还能这样啊?”
“其实也有道理,崂山那边条件本来就不好,又没有合适的地方住,那不得分到各个生产队?”
“欸,希望分到我们队里的是好人家。”
“可不。”
杨继西回到家跟孙桂芳说了会上的事儿,孙桂芳闻言倒是不惊讶,“我听大哥说过,崂山那边每年都会因为大雪或者是暴雨出事儿,但他们世世代代都在那边生活,所以老一辈的不愿